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挫折——不能缺少的人生一课

挫折——不能缺少的人生一课

2018-06-11 来源:泰博儿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这个阶段孩子的动作能力刚刚发展,尤其是在初期,走路还不够稳,却常要去走一些不平的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摔倒之后就放声大哭,这时您不要去扶她,而应鼓励她“自己站起来”。
挫折——不能缺少的人生一课
 
在家庭生活中,类似失败的尝试处处可见。比如,1岁的宝宝用勺子吃粥,弄得满身满脸,最后还把粥碗打翻了;两岁的宝宝自己穿裤子,把两只脚插进一条裤腿,拔不出来了。这些难道不是失败吗?但是就此不让他再尝试,他永远也学不会最基本的生活本领。
 
5岁前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因为许多对人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能力都在这时出现:语言形成、思维萌芽、自我意识的萌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儿童“自我意识的萌芽”,因为一但儿童开始意识到“我”的存在,就开始“闹独立”,在行动上什么都要“自己来”!而对成人的话很少听从。家长们对此常伤脑筋。
 
这个时候,您必须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自己”遇到困难,然后再进行鼓励。比如,这个阶段孩子的动作能力刚刚发展,尤其是在初期,走路还不够稳,却常要去走一些不平的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摔倒之后就放声大哭,这时您不要去扶她,而应鼓励她“自己站起来”。
 
在一份教育报刊中看到过一则文章:“美国父母不抱孩子”。作者谈了他来到一位博士朋友家作客,他们大人小孩互不干扰,只有两三个月大的小女儿被放在地毯上,脸朝下趴着,正竭力撑起身子,作者想把她抱起来,被博士夫妇制止了。
 
从这例子说明外国孩子独立性、自理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之所以很强,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很小就有意识的放手培养他们。与此相反,在我国,如果孩子摔倒了,他们的父母或祖父母之类的亲人常常会迅速的跑过去抱起孩子,替孩子揉揉关节,口里还哄着孩子“乖孩子,不疼不疼,不哭了……”。
 
现在,我们会经常从报纸上、电视上看到这样的新闻:某某人在工作岗位上与人争吵感到委屈后就跳河自尽;某某孩子由于成绩落后被老师或父母批评几句就离家出走……这些事件,都发生在当今独生子女的身上,那么终究其原因就是:这些独生子女从小被宠着,他们都是在赞美和表扬的迁就和溺爱的生活环境中长大,没有受过一点委屈和挫折。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