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其它疾病 > 婴儿一过6个月,有时就会出现高烧

婴儿一过6个月,有时就会出现高烧

2018-05-25 来源:儿科教授时毓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注射解热剂后,会破坏发烧的自然规律。也就是强制地把正在转动着的指针停下来。病毒性疾病,即便用了抗生素也无效。只能在做出诊断后进行相应的处理。
注射吃药(解热剂)
 
婴儿一过6个月,有时就会出现高烧。一发高烧,母亲就会感到不安而带他去看医生。这样,医生就会陷人无论如何要消除发烧的心理状态。由此,他就会决定给婴儿注射解热剂而给婴儿肌肉上留下一个包。儿科学里却注明,应尽量不用解热剂。
 
这是因为婴儿的发烧不像大人那样痛苦。即便发烧,婴儿也不想睡觉。同时,发烧的病几乎都是病毒所引起,并各有自己的发烧类型,都能真实地反映出所患疾病的趋势。也就是说,发烧是疾病的准确指示器。只要看一下发烧动向,就可以判断是什么病了。
 
注射解热剂后,会破坏发烧的自然规律。也就是强制地把正在转动着的指针停下来。病毒性疾病,即便用了抗生素也无效。只能在做出诊断后进行相应的处理。所以,确诊是什么病,比注身更重要。如果确诊不了,就乱让婴儿吃药或打针,是不必要的。
 
以突发性发疹子为例,如果用解热剂退烧了,也会以为是注射的结果,而掌握不了疾病的自然经过。就是出疹子,也会以为是用药发出的疹子。更何况婴儿最害怕打针。打过一次针以后,婴儿就记住了痛,等到下次再进门诊室时,就会大声啼哭。这样就不易弄清婴儿的健康状况。特别是以腹痛为主要症状的肠套叠等,由于婴儿老是哭,就看不出其疼痛的间歇性。这样就容易误诊。
 
正因为如此,婴儿发烧时,医生应该抱着继续观察的态度对待而不要给婴儿打针了。
 
医生听到母亲说烧还没退,就只好注射解热剂了。可是,有的解热剂有时会引起休克。像舒必利之类的解热剂就不能被充分吸收,反而会使注射局部肌肉起疮而疼痛。
 
但是,在7个月以上的婴儿中,如果高烧到39℃以上,为避免引起抽风,医生大概会用解热剂。如果口服的话,就不会使婴儿想起注射的疼痛了。对这样的婴儿,可用冰枕冷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