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其它疾病 > 儿童意外伤害颞下颌关节脱位(掉下巴)

儿童意外伤害颞下颌关节脱位(掉下巴)

2018-05-12 来源:儿科医生雨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习惯性脱位者复位后应在关节囊前部注射硬化剂使其产生疤痕,限制下颌运动,以防下颌关节反复发生脱位(此法应在医院进行)。
下颌关节脱位,俗称“掉下巴”,好发于中老年人,多是由于下颌骨髁状突在张开运动中,超越了关节结节而不能自行回复原位。根据发病缓急而分为急性颞下颌关节脱位和慢性脱位;反复发生则称习惯性脱位;按其脱位发生部位又可分单侧性和双侧性脱位,其中双侧脱位最为常见。
 
[正确判断]
 
1.病人口半开,闭不住也张不开,口水直流,言语不清,咀嚼、吞咽障碍。
 
2.耳前区疼痛,有明显凹陷。
 
3.因下颌骨向前移位,两颊变平,脸变长。
 
[急救措施]
 
“掉下巴”后应及时复位,复位后限制下颌活动。
 
(一)复位。
 
本病不论何种脱位均可用手复位。方法有口内法、口外法、颌间复位法三种,这里只介绍“口内复位法”。
 
1.让伤儿坐在低处,使下巴低于救护者的肘关节,复位时好使劲。伤儿后背及头部靠墙。
 
2.救护者的双手拇指用纱布或手绢裹上,伸进伤者嘴里,按在两边下颌磨牙(俗称大牙)咬合面上,两手其余四指放在嘴外下颌骨(下巴)的下缘。
 
3.两拇指用力向下压下颌骨,同时用四指将颏部(下巴部位)向上端,至关节凹内,这时往往可听到关节复位时的弹跳声。这样使下颌骨的髁状突呈弧状转动到结节的下面,只要再轻轻向后推动一下,就能使髁状突滑到原来的关节腔里面。这时,复位人的双手拇指迅速滑到后牙的外边,避免咬伤。
 
4.复位后,最好使用绷带将下巴托住,几天内不要张大嘴,防止形成习惯性脱位。
 
(二)制动。
 
关节复位后为使受伤之韧带和关节囊得以修复并防止慢性脱位,必须将下颌制动2-3周,同时嘱病进饮软食,面部还应用颅颌绷带固定以限制下颌的开口度不超过1公分。习惯性脱位者复位后应在关节囊前部注射硬化剂使其产生疤痕,限制下颌运动,以防下颌关节反复发生脱位(此法应在医院进行)。
 
[专家提醒]
 
“掉下巴”的复位比较难于操作,除非无法就医,最好不要自行处理。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