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尿的民间治疗偏方
(1)生龙骨、牡蛎各15克,补骨脂12克,益智仁、桑螵蛸、锁阳、巴戟天、远志、石菖蒲各10克,乌药6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适用于下元虚寒证。
(2)补骨脂、五味子、硫黄各30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共为细末,装入瓶内,备用。每次取8克,以葱白共捣成膏,贴肚脐上外敷,再覆以塑料膜,用胶布固定。睡前敷,次日洗去,如局部潮红,可向下腹部移动或隔一两日再贴。
(3)益智仁、黄芪、菟丝子、金樱子、煅牡蛎、党参各10克,附子、甘草、桑螵蛸各3克,五味子5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适用于肾虚气弱证。
(4)黄精、神曲、钩藤各9克,丁香1.5克,小茴香6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适用于下元虚寒证。
(5)炙黄芪、茯苓、桑螵蛸各12克,
白术、五味子、升麻各6克,党参10克,生牡蛎15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适用于肺脾气虚证。
(6)桑螵蛸、
鸡内金各10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一般服用3~5次即见效,继续服至愈。
(7)白果、金樱子、益智仁、桑螵蛸、石菖蒲各5~10克,甘草5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可以连续服用5~7剂。
(8)乌龟肉250克,食盐适量。将其清洗干净,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60分钟,离火,加入食盐调味,食之,隔日服用1次,连续服用7次。
(9)狗肉100克,黑豆50克,食盐适量。将狗肉清洗干净,切成小块,与黑豆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炖至肉烂时,再加入食盐适量调味,食用,隔日服用1次,连续服用7次。
(10)蜂房30克。将其放瓦上,置于火上,炼干,炒至微黄,研成细粉,备用。在每晚睡之前,用开水冲服3克。
(11)糯米60克,桑螵蛸、怀山药各30克,益智仁10克,红糖适量。先将二三味药炒黄,然后与其他两味共研成细末,加入红糖贮存,备用。每晚服1汤匙,开水送下。
(12)
猪肾1个,胡椒、益智仁各5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碗内,入锅蒸熟,服用。同时,用葱白9个,雄黄30克,捣烂,填满肚脐,外用纱布、胶布固定,晚敷晨取,每日外用1次,可以连用2~3次。
(13)鸡内金2个,鸡肠1具,猪膀胱3个,酒适量。将鸡内金、鸡肠分别清洗干净,沥干水分,焙干,烧炭存性,把猪膀胱清洗干净,炙焦,共研为细粉,备用。每次服用6克,用酒调服。
(14)金樱子30克,白米适量。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煮至成粥,服用。适用于肾虚证。
(15)党参6克,胡桃肉6枚。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适用于肺脾气虚证。
(16)沙参、白术、白扁豆、陈皮、怀山药、益智仁各10克,覆盆子、补骨脂、桑螵蛸各15克,芡实、薏苡仁各20克,肉桂6克(研粉冲),小茴香、熟附子各6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
(17)金樱子、大枣、荔枝、
仙茅各15克,猪膀胱1个。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把药材放入猪膀胱内,放入碗内,再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蒸熟,服食。适用于虚寒证。
(18)鸡内金适量。将其炒黄,研成细末,备用。5岁以下小儿,每次服用0.5克,每日服用2次;5岁以上小儿,每次服用1克,每日服用2~3次。在服药时,加入白糖调味,连续服用20天。适用于肝经郁热证。
(19)乌梅6克,知母9克,猪膀胱1个,粳米50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前3味药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60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同粳米煮粥,服用。每日服用1剂,连续服用5~7日为1个疗程。适用于肝经郁热证。
(20)韭菜子3克。将其清洗干净,控干水分,研成细末,和在面饼内蒸,分2次食用,连续服用3~5天。
(21)黄芪、煅牡蛎、赤石脂、厚朴各10克,人参3克,桑螵蛸6克,鹿茸1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控干水分,研成细末,制成药饼,外用贴于肚脐处。适用于肾气不足证。
(22)牡蛎、龙骨各30克,远志、石菖蒲各10克,当归12克,桑螵蛸20克,人参3克(嚼服),鹿茸粉2克(冲服)。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2日服用1剂。适用于肾气不足证。
(23)大青盐15克,熟
地黄、益智仁、茯苓、党参各9克,石菖蒲、附子各3克,肉桂1.5克,五味子6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沥干水分,研成细末,备用。每次服用3~6克,每日服用3剂。适用于下元虚冷证。
(24)党参、山药各30克,茯苓、益智仁、乌药各10克,五味子15克,白术12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2日服用1剂。适用于脾肺气虚证。
(25)猪肾1只,生姜3片,食盐适量。将猪肾清洗干净,从侧面剖开2/3,夹进生姜3片,抹上少量食盐,用细草纸包1~2层,然后再用黄泥裹上约五分厚,放柴火中烤。泥中香味散出,用手掰去泥土和纸,食用熟猪肾,每日服用1只,连续服用3日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见效。
(26)淡豆豉15克,蚕茧20个。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温服,长服最好。适用于体虚者。
(27)白果30克,车前子45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共研为细末,备用。每次冲服3克,早、晚各服1次。
(28)覆盆子、金樱子、菟丝子、五味子、仙茅、山茱萸、补骨脂、桑螵蛸各60克,丁香、肉桂各30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共研成细末,用瓶贮存,备用。取药粉适量,外用填入脐眼。适用于下元虚寒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