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疾病治疗 > 儿童糖尿病长期治疗措施

儿童糖尿病长期治疗措施

2018-04-20 来源:儿科医生妈妈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对年幼儿宜稍偏高,此外,还要考虑体重、食欲及运动量。全日热卡分配为早餐1/5,中餐和晚餐分别为2/5,每餐中留出少量(5%)做餐间点心。

1.饮食管理

 
糖尿病的饮食管理是进行计划饮食而不是限制饮食,其目的是维持正常血糖和保持理想体重。
 
(1)每日总热卡需要量:食物的热量要适合患儿的年龄、生长发育和日常活动的需要,每日所需热量(卡)为1000+[年龄x(80—100)],对年幼儿宜稍偏高,此外,还要考虑体重、食欲及运动量。全日热卡分配为早餐1/5,中餐和晚餐分别为2/5,每餐中留出少量(5%)做餐间点心。
 
(2)食物的成分和比例:饮食中能源的分配为蛋白质15%—20%,碳水化合物50%—55%,脂肪30%。蛋白质成分在3岁以下儿童应稍多,其中一半以上应为动物蛋白,因其含有必需的氨基酸。禽、鱼类、各种瘦肉类为较理想的动物蛋白质来源。糖类则以含纤维素高的,如1米或玉米等粗粮为主,因为它们造成的血糖波动远较精制的白米、面粉或土豆等制品为小,蔗糖等精制糖应该避免。脂肪应以含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为主。蔬菜选用含糖较少者。每日进食应定时,饮食量在一段时间内应固定不变。
 
2.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是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胰岛素的种类、剂量、注射方法都与疗效有关。
 
(1)胰岛素制剂:目前胰岛素的制剂有正规胰岛素(R1)、中效珠蛋白胰岛素(NPH)、长效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PZI)以及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是在人胰岛素)链21位以甘氨酸替代天门冬氨酸,B链的竣基端加上两个精氨酸。地特胰岛素是去掉B30位的氨基酸,在B29位点连接上含有14—C的脂肪酸链。其结构的改变使得该胰岛素稳定性增强,在酸性环境中呈溶解状态,即清澈溶液,注射前无需预先混匀,可直接皮下注射。一般1—2小时起效,作用时间维持24小时,每日只需注射1次。
 
(2)胰岛素治疗方案:胰岛素需要量婴儿偏小,年长儿偏大。新诊断的患儿,轻症者胰岛素一般用量为0.5—1.0U/(kg—d),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以及酮症酸中毒恢复期开始治疗时胰岛素需要量往往大于1U/(kg—d)。NPH和RI按2:1或3:1混合,RI与PZI则按3:1或4:1混合使用。每日皮下注射两次:早餐前30分钟,2/3总量;晚餐前30分钟,1/3总量。混合胰岛素时应先抽取RI、后抽取NPH或PZI,每次尽量采用同一型号的注射器。皮下注射部位应选择大腿、上臂和腹壁等处,按顺序轮番注射,1月内不要在同一部位注射2次,两针间距2.0cm左右,以防日久局部皮肤组织萎缩,影响疗效。
 
(3)胰岛素剂量的调整:早餐前注射的胰岛素提供早餐和午餐后的胰岛素,晚餐前注射的胰岛素提供晚餐后及次日晨的胰岛素。应根据用药日血糖或尿糖结果,调整次日的胰岛素用量,2—3天调整剂量一次,直至尿糖不超过;血、尿糖稳定后,在相当时期中可不用再调整。
 
(4)胰岛素注射笔:胰岛素注射笔是普通注射器的改良,用喷嘴压力和极细针头推进胰岛素注人皮下,可减少皮肤损伤和注射精神压力。所用制剂为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或中效胰岛素,其成分和比例随笔芯的不同而不同。以普通注射器改用胰岛素注射笔时,应减少胰岛素用量的15%20%,并仔细监测血糖和尿糖,适时进行调整。
 
(5)胰岛素栗:胰岛素栗(CSII)应用于1型糖尿病的治疗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迄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胰岛素栗不仅可以作为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的强化治疗手段,还可应用于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和糖尿病代谢紊乱期的治疗。
 
胰岛素栗一般使用短效胰岛素,胰岛素用量为05—1.0U/(kg—d),将全日的总量分为基础量和餐前追加量两部分,两者的用量按1:1的比例分配。将24小时划分为日间(07:00—21:00)和夜间(21:00.次日07:00)两个阶段,日夜间基础量之比为2:1。餐前追加量按3餐平均分配,于每次餐前输注。一般以空腹血糖来调整基础量,2—3天调整一次剂量,每次不超过12U。
 
用胰岛素栗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剂量为0.05—0.1U/kg—h),当患儿的酸中毒被纠正,尿酮体转为阴性时,将胰岛素用量改为0.5—1.0U/(kg*d)继续治疗。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血糖、尿糖和尿酮体。
 
长期佩戴胰岛素栗的患儿,应注意注射局部的消毒和保持清洁,并定期更换部位,以防感染。
 
(6)胰岛素长期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胰岛素过量。胰岛素过量可致Somogyi现象。由于胰岛素过量,在午夜至凌晨时发生低血糖,在反调节激素作用下使血糖升高,清晨出现高血糖,即出现低血糖一高血糖反应。如未及时诊断,因日间血糖增高而盲目增加胰岛素用量,可造成恶性循环。故对于尿量增加,同时有低血糖出现或一日内血糖波动较大,胰岛素用量大于1.5U/(kg—d)者,应怀疑Somogyi现象,可测午夜后1—3时血糖,以及时诊断。(2)胰岛素不足。胰岛素不足可致清晨现象。因晚间胰岛素不足,在清晨5—9时呈现血糖和尿糖增高,可加大晚间注射剂量或将NPH注射时间稍往后移即可。持久的胰岛素用量不足可使患儿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症状不能完全消除,导致生长停滞、肝脾肿大、高血糖、高血脂,并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3)胰岛素耐药。患儿在无酮症酸中毒情况下,胰岛素用量>2U/(kg—d)仍不能使高血糖得到控制时,在排除Somegyi现象后称为胰岛素耐药。可换用更纯的基因重组胰岛素。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