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发病机理
摘要:脑膜和(或)脑实质广泛性充血、水肿,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可见炎症细胞在小血管周围呈袖套样分布,血管周围组织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和髓鞘崩解。
病毒性
脑炎是指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由于病原体致病性能和宿主反应过程的差异,形成不同类型疾病。若病变主要累及脑膜,临床表现为病毒性脑膜炎;若病变主要影响大脑实质,则以病毒性脑炎为临床特征。由于解剖上两者相邻近,若脑膜和脑实质同时受累,此时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大多数患者病程呈自限性。
一、病因
临床工作中,目前仅能在1/4—1/3的中枢神经病毒感染病例中确定其致病病毒,其中,80%为肠道病毒,其次为虫媒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瘆病毒、
腮腺炎病毒和其他病毒等。虽然目前在多数患者尚难确定其病原体,但从其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均能支持急性颅内病毒感染的可诊断。
二、病理
脑膜和(或)脑实质广泛性充血、
水肿,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可见炎症细胞在小
血管周围呈袖套样分布,血管周围组织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和髓鞘崩解。病理改变大多弥漫分布,但也可在某些脑叶突出,呈相对局限倾向。单纯
疱疹病毒常引起叶为主的脑部病变。
有的脑炎患者,见到明显脱髓鞘病理表现,但相关神经元和轴突却相对完好。此种病理特征,代表病毒感染激发的机体免疫应答,提示“感染后”或“过敏性”脑炎的病理学特点。
三、发病机理
病毒经肠道(如肠道病毒)或呼吸道(如腺病毒和出疹性疾病)进人淋巴系统繁殖,然后经血流(虫媒病毒直接进人血流)感染颅外某些脏器,此时患者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若病毒在定居脏器内进一步繁殖,即可能人侵脑或脑膜组织,出现中枢神经症状。因此,颅内急性病毒感染的病理改变主要是大量病毒对脑组织的直接人侵和破坏,然而,若宿主对病毒抗原发生强烈免疫反应,将进一步导致脱髓鞘、血管与血管周围脑组织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