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婴幼儿睡眠障碍

婴幼儿睡眠障碍

2018-03-27 来源:张思莱医师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在婴儿出生后睡眠发育的重要阶段8~24周没有建立好昼夜睡眠-觉醒的周期,行为发育上没有在睡眠-觉醒交替的过程中形成自我安慰的能力,从而影响小儿建立良好的睡眠周期。
睡眠障碍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影响睡眠心理行为的异常表现。睡眠障碍直接影响睡眠结构、睡眠质量和睡眠后的复原程度。小儿的睡眠障碍有与成人相同的地方,更多的是其特殊的一面。对于成年人来说可能是睡眠障碍,但是对于小儿来说可能就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小儿许多睡眠障碍的存在反映了小儿生理、行为、心理发育以及亲子交流方面的问题。
 
1.睡眠障碍的主要表现
 
婴儿期主要是睡眠不安、入睡和持续睡眠困难。如果不及时纠正可以持续到幼儿期或者儿童期。
 
幼儿期可以发生夜惊、梦呓和梦行症。夜惊可能是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和认知发育相互作用的中间过程。梦呓或梦行症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梦呓表现为睡眠时讲话或发出类似讲话的声音;梦行症,俗称“梦游症”,是指睡眠中突然爬起来活动,而后又睡下,醒后对睡眠期间的活动一无所知)。
 
3~9岁的孩子还可以发生频繁打鼾、磨牙症和梦魇。其产生的原因可能与咽部的淋巴组织处于生理性生长高峰,气道变窄易感染、牙齿发育处于恒牙替代乳牙的萌动,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

2.婴幼儿产生睡眠障碍的原因
 
(1)没有建立良好的睡眠周期
 
在婴儿出生后睡眠发育的重要阶段8~24周没有建立好昼夜睡眠-觉醒的周期,行为发育上没有在睡眠-觉醒交替的过程中形成自我安慰的能力,从而影响小儿建立良好的睡眠周期。
 
(2)不良的睡眠习惯
 
不良的睡眠习惯是影响婴幼儿顺利入睡的最常见的原因。孩子睡眠启动往往需要吸吮、吃奶、抱在怀里摇晃、轻拍或步行等安抚,一旦这种模式成为习惯性行为,婴幼儿就会依赖家人的安抚和陪伴才能入睡,夜间醒来也需要安抚才能再次入睡。
 
(3)生活环境改变造成生活习惯被扰乱
 
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例如转换照顾者、生病住院、生活规律改变、白天过度兴奋等均能引起婴幼儿不适应,从而影响其睡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不安,甚至夜惊、梦呓、磨牙、梦魇或梦行症。
 
(4)喂养不当
 
婴幼儿睡前吃得太多,引起消化系统不适;或吃得太少,容易饥饿,都可以导致入睡困难。6~8个月的孩子夜间睡眠过程中一般无须进食,如果此时夜间频繁喂食,会干扰其睡眠周期的自动转化,而且摄入的液体增多,造成夜尿增多,引起婴幼儿夜间睡眠不安。
 
(5)疾病
 
婴幼儿身体存在着疾病,如中耳炎、消化不良、佝偻病、寄生虫、牛奶过敏引起的腹痛、肠痉挛等,都可以引起婴幼儿睡眠不安。
 
3.婴幼儿睡眠障碍的预防和治疗
 
发育正常的婴幼儿出现难以入睡或睡眠不安的问题主要针对诱因进行指导,不需要治疗。
 
首先要让抚养者认识到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的重要性。根据资料显示:在孩子出生2个月以后,父母的照顾方式是影响孩子睡眠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对孩子养成夜惊和夜啼的习惯来说,往往是父母照顾不当引起的。需要指出的是,家长对孩子过于关切、过于溺爱,其实是剥夺了孩子学会自我入睡的机会。有些母亲舍不得与孩子分开睡,更舍不得弃用反复哺乳的方式让孩子自动转入下一个睡眠周期,也是造成孩子睡眠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6~9个月的孩子应尽量在没有抚养者干预下入睡。夜间醒来的婴幼儿,父母不要急于安抚,可能数分钟后他就会安静下来,自行入睡,因为这可能是孩子短暂的觉醒阶段。如果5分钟后仍哭闹,抚养者可以安抚他,但是不要抱他,让他知道你是关注他的就可以了。如果夜间醒来是因为喂哺所致,就要减少喂食的次数给予纠正。经过几次重复仍不能改变孩子的哭闹现象,就要注意孩子是否躯体有不舒服的地方。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