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疾病治疗 > 脾虚以及积食的预防和调理

脾虚以及积食的预防和调理

2018-03-15 来源:自在呼吸郭彤大夫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比如生后由于黄疸口服一些茵栀黄口服液、清肝利胆口服液之类的清热利湿的药物,或者长期口服清热解毒类药物,都可以造成脾胃的损伤,最终导致脾虚!
今天我们讲脾虚及积食的预防、调理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脾虚!脾虚一般指的是脾气虚,脾虚的宝宝常表现为:面黄、食欲较差、盗汗明显、懒气少言、饭后即便、大便不成型或者大便较粘等!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以前我们讲过中医学中小儿的生理特点:三不足,两有余!(详见以前的讲课内容)其中,脾不足指的小儿由于年龄小,脏腑功能不完善,尤其是脾胃的运化功能更差,这是跟成年人非常不同的一点!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可能很容易发现,成年人如果有几天消化不良,可能饮食控制几天就好了,但是小儿如果处理不及时,很快就会出现其它一系列的问题:发热、大便干燥、出汗多、睡觉不安稳等!同时呢,小儿生长发育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吃的也比较多,但是脾胃又运化不了,容易造成反复积食!
 
第二,我们从病理方面来看:先天不足!早产儿、低体重儿、贫血、有先天性疾病的宝宝一般都有脾虚!孕母贫血或孕期饮食不当(偏食太重,或者过食生冷)也会造成宝宝出生后出现脾虚!后天的原因多见于喂养不当以及药物影响!这个我们以前讲过多次了。饮食长期不足,导致脾胃功能较差。或者反复积食,都会造成脾胃负担过重,日久就会形成脾虚!
 
还有一些药物影响,比如生后由于黄疸口服一些茵栀黄口服液、清肝利胆口服液之类的清热利湿的药物,或者长期口服清热解毒类药物,都可以造成脾胃的损伤,最终导致脾虚!
 
积食的症状我们以前反复讲过多遍了,就不再重复了!(食欲下降、口臭、大便干或大便不成形、味臭秽、手足心热、夜间睡觉中间出汗较多、腹胀......)
 
反复积食可以导致脾虚!脾虚又容易引起积食!所以我们在治疗和预防过程中,需要双管齐下!
 
首先,我们要做好孕期保健:多吃蔬菜、水果,保证饮食营养!积极治疗孕期贫血!不要过食辛辣刺激之品,以免造成患儿脾胃积热,最终引起新生儿黄疸及消化道疾患!出生后的宝宝一定要注意加强饮食护理:6个月以前的宝宝要注意合理进食,每餐定量定时!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一定要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辅食的添加对以后宝宝的消化功能的强弱至关重要,以前反复讲过了)!6-8个月一定要断夜奶(心理学工作者们别喷我!从小不断的打针吃药也不利于心理健康!多抱抱宝宝同样也能起到安抚作用)!不要让宝宝过早的进食如橙子、酸梅、柠檬等口味较重的食物,以免引起宝宝以后的挑食、偏食!
 
哺乳期的妈妈们要注意生后15天,饮食尽量清淡,多饮水!15天后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不可过于油腻,避免造成宝宝反复积食!
 
此外就是用药安全问题!再次强调: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很多,先明确出现黄疸的原因很关键!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治疗的!!!不要轻易给孩子口服任何所谓退黄疸的中成药!!!所谓中成药的消炎药一般指的是清热解毒类药物,不等同于抗生素!不要轻易给孩子口服!宝宝出现感冒发热我们要分清楚寒热,寒性感冒不要给用清热类药物,以免加重感冒症状,导致新的症状出现(比如咳嗽、腹泻等)!同时反复口服清热类药物会损伤脾胃,造成孩子反复消化不良,最终导致脾虚!
 
反复积食和脾虚的危害咱们以前也讲过了:消化功能紊乱、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落后......!
 
那么,宝宝已经出现了反复积食和脾虚了怎么办?
 
有积食的宝宝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控制饮食,减少进食量!以乳类为主要食物来源的孩子可以喝点煮麦芽水或益生菌。已经正常吃饭的宝宝可以口服一些消食类的药物,如小儿化积口服液、健胃消食口服液、乳酸菌素片、大山楂丸......如果大便偏干的话可以口服健儿清解液、肥儿丸、王氏保赤丸等(这类药物不建议多吃)。
 
已经出现脾虚的宝宝我们家长就要特别的用心护理了!首先饮食一定要合理适量!可以吃一些药食同源食物来补益脾气,如山药、茯苓、薏米、芡实等!这也是咱健脾粉的主要成分!少吃生冷油腻的食物!可以配合小儿推拿治疗!也可以自己在家给孩子捏脊、摩腹!让孩子多运动!少吃甜食及小零食、饼干等!最重要的就是要预防积食了!反复积食可以加重脾虚!
 
(完)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