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其它疾病 > 徐汝奇:仲景先师关于黄疸的平脉辨证解读

徐汝奇:仲景先师关于黄疸的平脉辨证解读

2018-02-05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此段经文首先从“寸口脉浮而缓”的平脉辨证,揭示黄疸产生的机理在于太阴脾运不足,要求从“风”和“痹”两大疾病类型予以鉴别,提醒“风”和“痹”之病均可见“寸口脉浮而缓”
引发黄疸的疾病类型众多,中医经典以象归类,凡肉眼可见症状如眩晕、呕吐等等,皆作为专病论治,有关黄疸的论治,见载《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篇》。原文载:“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抟,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心中懊憹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
 
此段经文首先从“寸口脉浮而缓”的平脉辨证,揭示黄疸产生的机理在于太阴脾运不足,要求从“风”和“痹”两大疾病类型予以鉴别,提醒“风”和“痹”之病均可见“寸口脉浮而缓”,虽见证或相似,病机却大相径庭,“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故所谓“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显然是临证处方抓主证、辨病机的关键。“趺阳脉紧而数,……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在于界定黄疸的病发阶段或病变程度。“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即仲景论脉“邪不空见、终必有奸”的独脉法诊断,提示“黄疸”的终末期预后主要与脾、肾二脏伤损衰败有关。故“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应该属于“黄疸”相关类病的平脉辨证总纲。“四肢苦烦”,即全身倦怠、四肢乏力,歧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见《素问·太阴阳明论》),又曰:“四肢者,诸阳之本,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而歌也”(见《素问·阳明脉解篇》),因此而断定“脾色必黄,瘀热以行”。从现代医学分析,“谷疸”当见“风寒相抟,食谷即眩,……身体尽黄”,与急、危、重型肝、胆、胰腺等消化系统器官的病变有关;“女劳疸”当见“额上黑,……腹如水状不治”,与内分泌紊乱导致肝肾功能衰竭有关,“酒疸”当见“心中懊憹而热,……时欲吐,”与酒精中毒导致的肝损伤有关,但无论何种肝病类型,全身黄、眼睛巩膜黄、小便黄伴随着四肢倦怠乏力,往往是医生凭经验直观、患者自己感受的最初发病症状。但如何鉴别诊断与治疗呢?仲景先师说:“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