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推荐的”喂药指南“,终于不用连哄带骗了
摘要:很多药物都有胃肠道反应,所以大多数儿童药建议在饭后1小时服用。但毕竟每种药的作用和副反应不同,应遵循医嘱或说明书上的建议。
自古以来,喂宝宝吃药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对哇哇大哭的孩子,爸妈们不得不”斗智斗勇“↓↓
其实,只需记住”1-2-3-4-5“这5个数字,给宝宝喂药也可以很简单。
1个时间:多饭后服用
很多
药物都有胃肠道反应,所以大多数儿童药建议在饭后1小时服用。但毕竟每种药的作用和副反应不同,应遵循医嘱或说明书上的建议。
某些对胃有较大刺激的药物(如铁剂),可以选在餐后1小时喂服,以防药物损伤胃黏膜。
吗丁啉一般在饭前15~30分钟服用,必要时睡前服用。
而小婴儿可在喂奶前或两次喂奶中间服药。
2种姿势:半卧or侧身
孩子吃药,多少都会有点抗拒行为。平躺着吃药,很容易被呛着,因此尽量让孩子把头侧向一边。
最好将孩子抱在怀里或采取半卧位,上半身稍高,适当固定手脚,再紧贴着嘴角喂药。如果孩子不肯咽药,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他的两颊,使其吞下。
喂药后,将宝宝抱起轻拍背部,使药液顺畅地流入胃内,并驱出胃内空气,避免呕吐。最后,给宝宝喂适量温开水,以冲洗残留在口中及附在食道壁上的药物,消除
口腔内遗留的苦味,并避免食道黏膜受损。
3个错误:强迫、哄骗、妥协
撑开嘴巴、捏着
鼻子等强行灌药的方式,会使药液流入气管,严重时可导致窒息。如果宝宝出现呛咳,可采取头低脚高位拍打其背部,并及时就诊。
也不能欺骗孩子”药是糖“,这可能会让他们在找到”糖“后误服。建议把
家庭药箱放在较高的抽屉,或者将抽屉上锁。
没有孩子愿意吃药,所以家长一定不能问:“现在吃药好吗?”估计所有孩子都会回答“不好”。另外,把药混在奶里或者用甜饮料送服等方法也不可取,这样可能会影响药效。
4个细节:让药物“不苦”
嫌苦、有怪味道,是大多数孩子不配合吃药的原因。以下4招,一定程度上能减弱药物的苦味。
>>>>减少药物与舌尖接触
>>>>让服药过程变得有趣
>>>>不建议将药弄碎喂
5大装备:滴管、针管、量杯、勺、奶瓶
儿童用药讲究剂量准确,用量不足不能及时控制病情,用过量又会引起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