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区别
摘要:病死率:较高,死亡多由于流感引起原发病(肺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心脏病等)急性加重或出现并发症(肺炎、心肌炎、脑膜炎或脑炎等)
普通感冒:
病原:鼻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季节性:季节性不明显
发热程度:不发热或轻、中度热,无寒战
发热持续时间:1~2d
病程:1~3d
全身症状:少或没有
并发症:罕见
病死率:较低
流感
病原:流感病毒
传染性:丙类传染病(按乙类管理)
季节性:有明显季节性
发热程度:多高热(39~40℃),可以伴有寒战
发热持续时间:3~5d
病程:5~10d
全身症状: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
病死率:较高,死亡多由于流感引起原发病(肺病、
神经系统疾病及心脏病等)急性加重或出现并发症(肺炎、心肌炎、脑膜炎或脑炎等)
尽管疫苗接种是
预防流感病毒感染最好的方法,但在流感爆发时,不能采用疫苗预防的人群和以下重点儿童人群可推荐采用药物预防。
推荐人群
(1)不能接种流感疫苗的高危儿童,或存在免疫异常,对疫苗无反应的儿童;
(2)疫苗接种两周内的高危儿童;
(3)与未免疫的高危儿童或年龄小于24个月的婴幼儿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看护人;
(4)为控制流感爆发在未进行免疫接种的儿童人群中使用或在儿童聚集处(如幼儿园)使用;
(5)家庭成员的暴露后预防,和有流感并发症高风险且密切接触流感患者后的预防;
(6)社区或家庭爆发流感,流感的流行株和疫苗不符。
预防药物
奥司他韦:对符合预防性用药指征者,建议早期(尽量于暴露后48h内)服用,连用至末次暴露后7-10d;未能于暴露后48h内用药者,仍建议预防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