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儿童用药 > 注意!又一款中成药被紧急召回,别再给宝宝用这些药了!

注意!又一款中成药被紧急召回,别再给宝宝用这些药了!

2018-01-18 来源:嘟嘟医生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喜炎平注射液,是目前很多医院常见的儿科用药,它的成分是穿心莲内脂磺化物,说明书上将它作为“清热解毒,止咳止痢”的药物,用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和细菌性痢疾等疾病。
  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喜炎平注射液在甘肃(涉事批号:2017041303)、黑龙江(涉事批号:2017042303)、江苏(涉事批号:2017061003)共发生十多例寒战、发热等严重不良反应。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要求,所有医疗机构立即停止使用上述批号产品,责令山西振东安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立即召回上述批号产品。在未查明原因、未整改到位之前不得恢复销售。

  喜炎平,何方神圣?
 
  喜炎平注射液,是目前很多医院常见的儿科用药,它的成分是穿心莲内脂磺化物,说明书上将它作为“清热解毒,止咳止痢”的药物,用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和细菌性痢疾等疾病。
 
  甚至被《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防治指南》列为推荐用药。
 
  而实际上,世界卫生组织在《手足口病临床和公共卫生应对指南》中明确指出,手足口病临床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没有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当然也没有推荐用任何中药了。
 
  这并不是药监部门关于喜炎平注射液的第一次警示:
 
  在2012年6月25日,药监局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提到,根据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有关喜炎平注射液的病例报告共计1476例(单用喜炎平注射液病例报告971例,占65.79%),不良反应/事件主要为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一般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
 
  其中严重病例49例(单用喜炎平注射液病例报告32例,占65.31%),占整体报告3.32%。病例报告涉及14岁以下儿童患者较多。
 
  有关喜炎平注射液涉及14岁以下儿童患者病例报告达1048例,占整体报告的71.00%;其中严重报告28例,占整体严重报告57.14%。儿童报告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过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紫绀、呼吸困难等。有关喜炎平注射液过敏性休克病例共10例,其中5例为儿童患者。
 
  可是,当时并未将其禁用,只是警示需要注意用药安全。更让人气愤的是,2014年它再次进入卫计委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推荐用药。
 
  终于,就在两天前,国家药监局果断发出“停止使用,立即召回”的通知。可见,作为中国妈妈,单独依靠医生、政策还是不够的,需要自己不断的学习,了解科学靠谱的育儿知识才行。
 
  中国不只有一个“喜炎平”
 
  在中国,喜炎平的案例可不只有这一个:
 
  2004年,葛根素注射液引起溶血现象,被立即修订说明书;
 
  2005年,莲必治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等品种因严重不良反应被修改药品说明书;
 
  2006年6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接到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5488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258例,死亡44人,鱼腥草注射液被暂停销售使用;
 
  2009年,双黄连注射液发生不良事件,并有死亡病例报告。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通知暂停使用和销售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佳木斯分公司生产的双黄连注射液,随后又叫停多多药业有限公司的双黄连注射液;
 
  2012年6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脉络宁注射剂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2011年内共收到有关脉络宁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1500例,其中严重病例报告189例。严重不良反应主要为呼吸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和心血管系统损害等;
 
  还有近期发出的关于茵栀黄的报告:
 
  2008年10月,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医院因使用茵栀黄注射液,导致4名新生儿发生不良反应,其中一名出生仅9天的婴儿死亡,时隔8年之后,2016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终于发出“禁止婴幼儿使用”的公告。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统计,截止到2009年,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占了整体中药病例报告的72.64%,,其中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占了中药严重病例报告的76.57%。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要远大于传统中药品种。
 
  究其原因,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任德权认为,相比西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内含物质多种,作用机制多样,容易受到外在因素影响,而且现代基础研究、生产技术与管理参差不齐。
 
  另外,缺乏系统规范的毒理实验研究和临床大样本安全性、有效性系统研究,而且内含物质也往往只知道个别指标成分,相当部分的化学结构也并不清楚。
 
  因此,我们通常认为的中药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实际上是“毒副作用尚不明确”罢了。

  中药口服制剂安全吗?
 
  说到中成药注射液的危害,你可能更关注口服制剂的问题,毕竟宝宝大部分时间都是口服中成药。其实,不只是注射液中成分复杂,口服制剂也是一样,相对西药来说,成分都是非常复杂的。
 
  只不过由于口服吸收速度较慢,而且经过肠胃的一道屏蔽,不良反应没有静脉用药明显。但药物最终吸收入血后,依然可能对身体产生反应。目前已经显示中药具有肝毒性的严重不良反应。宝宝本身肝脏发育尚不完善,如果再使用具有肝毒性的中成药,后果不堪设想啊。
 
  另外,有时候你认为中药效果好,却很可能是添加了西药。不相信?
 
  去年中国马应龙药业集团生产的中药“复方甘草口服溶液”就是因含有“吗啡”成分,而遭到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召回,并由经销商退回中国。吗啡具有中枢抑制作用,从而抑制咳嗽,当然非常有效了。可是,吗啡属于毒品,最大的副作用就是“上瘾”啊!
 
  还有,我们认为很多中药湿疹膏非常有效,可是根据《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发现,11款中药湿疹膏中,有8款含有地塞米松激素。
 
  1999年,King’sCollegeHospitalde的FMKeane博士,发表了一篇论文《AnalysisofChineseherbalcreamsprescribedfordermatologicalconditions》(中药药膏用于皮肤病的分析)。在论文中,博士对11款普通科室和皮肤科门诊使用的中药药膏,进行高分辨率的色谱和质谱法分析,结果发现其中8款含有64-1500ug/g的地塞米松。
 
  地塞米松属于强效的激素,对孩子的伤害,远远大于治疗湿疹通常使用的中、短效激素。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些中药如此有效了吧?
 
  虽然任何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多少都会有一定风险,但我们还是要尽量选择疗效确切、安全性更好的药物,而不是将宝宝至于中药的高风险面前。更何况,中药的疗效并不明确。
 
  最后,嘟妈做总结:
 
  1.喜炎平注射液不要给宝宝用!
 
  2.任何中成药注射液都不要给宝宝用!
 
  3.任何中药都不要给宝宝用!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