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宝宝究竟该怎么穿呢?
摘要:宝宝的四肢末梢血液循环发育不完全,手脚有些凉是正常的,不过如果宝宝的手指和脚趾变得冰冷而且还伴有白色或灰黄色,那就要注意了,这可能是冻伤的表现,这时需要赶紧让宝宝暖和起来!
宝宝究竟该怎么穿?
我们都知道世上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很多时候家长是凭自己的感觉给宝宝添衣物,而实际上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宝宝,安知宝宝是冷还是热呢?
怎么知道宝宝穿的够不够?嘟妈有个小妙招,就是把你的手指从孩子的上衣领伸进去摸摸孩子的颈部或背部,如果手指感到温暖干燥,皮肤光滑,就说明孩子衣服穿的刚刚好;如果感觉孩子背上有些潮湿、发汗、或发烫,说明衣服穿的多了,因为孩子出汗了;如果感觉孩子颈部、背上不够暖和,有些凉,就说明要加衣了。
宝宝的四肢末梢血液循环
发育不完全,手脚有些凉是正常的,不过如果宝宝的手指和脚趾变得冰冷而且还伴有白色或灰黄色,那就要注意了,这可能是冻伤的表现,这时需要赶紧让宝宝暖和起来!
按宝宝年龄来判断
1岁内的宝宝,可适当比大人多穿一件薄衣服
在宝宝生命最初的几个月,维持恒定体温的能力比较弱,宝宝容易过冷或过热,如果宝宝睡得比较踏实,情绪平稳,吃奶量也比较稳定,那他目前可能并不冷,一般建议一般在宝宝1岁内可以比大人多穿一件,也可以根据摸宝宝后颈或后背的温度来判断穿的够不够。
1岁~3岁的宝宝,一般和大人穿一样多就行
随着逐渐长大,宝宝维持恒定体温的能力也在逐渐增强,宝宝会走以后,平时的活动量也增加了很多,所以1岁~3岁的宝宝一般和大人穿的一样多就行,不过不同宝宝间身体有差异,也要结合宝宝的自身状况来看,可以常摸摸宝宝的后颈或后背。
3岁以上的宝宝,你可以直接问他
3岁以上的宝宝已经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感受,你可以直接问他就好了。
洋葱式穿衣法
根据美国
儿科学会建议,对于新生宝宝,当气温低于24℃时,宝宝就需要多穿几层衣服才能保暖了。秋季早晚温差大,为保证孩子不着凉,可以给孩子采取“洋葱式穿衣法”,就像洋葱一样一层层的穿衣,里面的衣服选择柔软、透气的棉料,中间穿保暖的棉马甲、毛衫,外套选择防风或防水的夹克或风衣,来应对天气的变化。
这种多层轻薄的穿法,天气热,方便脱,天气冷,也方便套,即舒适,又轻便保暖,外出时还可以带上毛衣或小毯子,以防气温骤降。
网上也有的妈妈总结了宝宝在不同温度的穿衣法则,甚至精确到每1度,比如10~15℃的时候给宝宝穿内衣+毛衫+小风衣或小斗篷,5~10℃的时候给宝宝穿内衣+毛衣+薄棉衣,0~5℃的时候给宝宝穿内衣+毛衣+小马甲+厚羽绒服+围巾,然后根据天气阴晴,是否刮风再配上相应的帽子、手套。
不过嘟妈认为,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太一样,所以具体到每个宝宝,还是要宝妈根据自家情况来搭配。
穿得简单点
衣服复杂有危险,有的家长喜欢给孩子打扮的亮眼点,给孩子的衣服总带些小装饰,比如几排纽扣、拉链,亦或亮片、铆钉,殊不知这样的衣服虽漂亮,但容易埋下安全隐患。
宝宝调皮好动,装饰太多的衣服会大大增加了孩子磕碰受伤的几率。因此,出于安全考虑,孩子衣服不宜太过复杂。在实用保暖的前提下,最好简单点。如果宝宝在外玩耍,衣服汗湿或打湿了,要立刻回家换。
别急穿皮鞋
不要着急给宝宝买皮鞋,因为宝宝的小脚丫还没有定型,皮肤还很娇嫩,这时的宝宝应该穿既能适当约束又能保护脚型的小布鞋或运动鞋,而且鞋袜要注意防潮,不能过紧,因为宝宝的足部皮肤神经末梢非常丰富,当天气寒冷,或天气忽然变化时,足部的血液循环不良会引起
冻疮。
此外,还要注意保持腹部、背部的温暖,秋季天气早晚温差大,宝宝特别容易腹泻,因此家长可以给宝宝准备几件不同的马甲,根据温度变化增减。
如果想增强宝宝的抗寒能力,可以适当带宝宝进行户外锻炼,建议带宝宝到人少、空气新鲜的地方达到微微出汗的程度就可以了,尽量避免大汉淋漓,以免着凉感冒。
最后,在天气越来越凉的秋季,让宝宝出门前一定要吃饱饭或吃些零食,因为寒冷的天气里,宝宝的身体为维持体温,会消耗更多的能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