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婴儿肠绞痛

婴儿肠绞痛

摘要:Wessel对婴儿肠绞痛作出如下定义:婴儿健康并且喂养良好,每天哭3小时以上,每周哭的天数超过3天,并且持续3周以上,达到这三条标准,就可以诊断为肠绞痛。
  婴儿肠绞痛表现为严重的阵发性啼哭,双膝伸直,双拳紧握,有屁排出,面色苍白,并对安抚没有多大反应。这种情况常发生在近中午时分。美国的研究显示,在中产阶段家庭中,2周大的婴儿每天大约啼哭2小时,6周的婴儿每天大约啼哭3小时,3个月大时减少至每天1小时。“肠绞痛”一词源于希腊语“Kolikos”(关于结肠)。传统上认为肠绞痛是属于胃肠道疾病,但是这并未得到证实。肠绞痛在生命最初的几周内就开始发生,2—3个月时达到高峰,大约30%--40%的病例症状继续持续到第4和第5个月。
 
  Wessel对婴儿肠绞痛作出如下定义:婴儿健康并且喂养良好,每天哭3小时以上,每周哭的天数超过3天,并且持续3周以上,达到这三条标准,就可以诊断为肠绞痛。在这个定义中,最重要的词是“健康”二字。在作出肠绞痛的诊断之前,儿科医生必须排除能引起婴儿哭泣的器质性疾病。除了少数婴儿是胃肠到对牛奶的排斥反应以外,很少有证据说明肠绞痛和过敏性疾病有联系。胃食管返流常被怀疑为幼小婴儿哭泣的原因。未被发现的角膜擦伤、尿路感染和外伤(包括婴儿虐待)等都是引起婴儿哭泣的原因。有人曾经试图用二甲基硅油(simethicone)促进肠道排气和利用双环维林(dicyclomine)减慢肠的蠕动。由于二甲基硅油能引起婴儿呼吸暂停,从而成为禁忌。
 
  排除上述现象后,肠绞痛的发生主要是与儿童内部特征(如气质)和父母的照顾方式有关。行为状态有三个特点:(1)它们逐渐进行自我组织,也就是说,它们要维持于某种状态直至必须转换成另外一种状态时;(2)它们能稳定几分钟;(3)同样的刺激引发出特定的反应状态。婴儿存在下列几种不同的觉醒状态,即哭泣、安静警觉、活动警觉、过渡状态和深睡眠等状态。婴儿肠绞痛主要出现于哭泣状态和过渡状态。在从一种状态到另外一种状态的过度期间,婴儿的行为可能更容易受影响。一旦一个婴儿处于某种稳定状态(如啼哭状态),要使其发生变化(如安抚)就变得更为困难。状态转换的完成可能受到婴儿的气质和神经成熟的影响。一些婴儿很容易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外一种状态,另外有一些婴儿维持在某种特殊状态而抵制状态的改变。
 
  在评价婴儿肠绞痛时,也应该考虑到其它一些因素,那就是照顾者本身对儿童的喂养和照顾行为。肠绞痛是一种行为现象,涉及到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的照顾者觉察哭泣行为和对哭泣行为的反应不一样。如果照顾人已经觉察到婴儿哭泣只是被宠坏了,或者只是有某种需求,那么照顾者可能对哭泣的婴儿不予理睬,或者只是匆忙而粗略地关注一下婴儿。这时,婴儿可能会自我安慰,或者接受照顾者的安慰而形成妥协。如果能了解肠绞痛婴儿的气质,或者知道婴儿哭泣的节律和哭泣的意义,那么照顾者就能预料到他们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哭泣,在他们的持续的哭泣之前采取干预措施,就能避免更多的麻烦了。
 
  肠绞痛的处理:
 
  婴儿肠绞痛的处理方法包如下方面。
 
  父母亲要接受培训,了解婴儿哭泣行为的发展过程,并明白婴儿的啼哭行为在第2月里会增加,到3—4个月时会减少。
 
  根据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资料,让父母亲放心婴儿没有得病。虽然啼哭行让人紧张,但是它们是属于正常发育的变化,并且通常会自动减少。让父母对啼哭行为和体重增加作日记,有利于他们对婴儿哭啼行为的认识。如果每天哭啼但体重继续增加,说明存在潜在的疾病的可能性很小。父母的焦虑情绪必须缓解,这样有助于解决婴儿的问题。
 
  为了能平息和安抚婴儿,父母必须懂得儿童发出的信息的意义。儿科医师可以通过观测婴儿的行为并设计干预措施,帮助父母使婴儿和父母都平静下来。人们可能鼓励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节律性刺激可能有帮助,如轻柔的摆动、柔和的音乐、开车、或者散步等。这尤其对那些能预感到自己的孩子什么时候将哭泣的父母更为有用。另外一个方法是改变喂养习惯,不要催促婴儿吃奶,有充分的打嗝机会。如果必要,可以少量多餐,以减少胃的膨胀。
 
  苯巴比妥和双环维林等药物有一些治疗作用,但因其副作用和容易超量而不被鼓励应用。对胃食管返流的患儿,可用雷尼替丁治疗。
 
  对于那些以行为处理方式难以控制的婴儿,可以改变喂养方式,从代乳品或母亲的饮食中去除牛奶等。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