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了,一定是流感吗?
摘要: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分为A(甲)、B(乙)、C(丙)三型。目前北京疾控中心通报显示,现存在乙型流感病毒、甲型H3N2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共同流行,近期以乙型流感病毒为主。
12月以来,不少小朋友纷纷中了流感的招,随着流感被谈论得越来越多,都是发热、乏力、
流鼻涕,有些家长提出了疑问——孩子感冒一定是流感吗?会不会只是普通感冒?如何针对性进行治疗呢?
▼什么是普通感冒
平时人们常常将感冒挂在嘴边,大多说的是“普通感冒”。普通感冒也叫急性
鼻咽炎,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个最常见类型,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尤其是免疫力较低的年幼儿,年均每人可达5~7次。也是目前儿科中容易滥用抗菌药物的疾病之一,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或抗病毒药物的现象。
▼都是病毒,种类不同
普通感冒:病毒是导致普通感冒最突出的因素,鼻病毒最常见(30%-50%),其次为冠状病毒(10%-15%)、呼吸道合胞病毒(5%)、副流感病毒(5%)、腺病毒(<5%)和肠道病毒(<5%)等。
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分为A(甲)、B(乙)、C(丙)三型。目前北京疾控中心通报显示,现存在乙型流感病毒、甲型H3N2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共同流行,近期以乙型流感病毒为主。
▼同为感冒,症状有别
普通感冒:
常发生在季节交替之际,季节性相较之下不明显,传染性弱;
起病较急,发热不明显或低热;
全身症状轻,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如
咳嗽、
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咽痛等;
症状多出现于感染后的10-12小时,2-3天达到高峰,后可逐渐减轻;
病程常为7天左右,部分患儿症状可持续到3周甚至更长;
并发症少见,病死率较低。
流行性感冒:
有明显季节性(我国北方为11月至次年3月多发),传染性强;
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高热(39-40℃),可有畏寒、寒战;
多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也有鼻咽部卡他症状;
儿童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等)多于成人;
病程可在3-7天缓解,但最终恢复常需5-10天。
重者可见中耳炎、肺炎、心肌炎、脑膜炎或
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
▼不同感冒,如何诊断
普通感冒:
主要依据临床症状,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乙型脑炎、手足口病等;
外周血象:WBC不高或偏低,Neu↓,Lym比例↑,部分患者可有WBC及Lym↓;
一般不常规开展病毒学检查。
流行性感冒:
外周血象:WBC大多减少,平均约为4x109/L,Neu显著↓,Lym相对增加。
疑似流感病例:在流感流行季节,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即可:
符合疑似流感病例诊断标准,有以下≥1向实验室检测阳性,即可诊断:
▼感冒有别,治疗需谨慎
普通感冒:
由于具有自限性,常无需药物治疗,通常为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物的对症治疗;
尚无专门针对普通感冒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就不要再随便用了)
流行性感冒:
发病48h内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
主要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静脉用的帕那米韦,具体用药如下表。
▼总结
精简版普通感冒VS流感见下表:
现流感进入高发季,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的是:流感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