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治疗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摘要: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
1、治疗小儿
手足口病要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局部可以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和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2、可以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2等。服用
抗病毒的
药物,如病毒唑等。
3、
口腔因有糜烂,小儿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
4、若伴有发热,可适时合理的选用安全、有效的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酚。
5、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1、传播方式
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
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2、易感人群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3、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没有严格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容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