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疫情?手足口病的护理
摘要:除了手足口外,也可以在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尔看到在躯干和四肢出现疱疹,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手足口病症状表现
(1)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
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
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2)除了手足口外,也可以在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尔看到在躯干和四肢出现疱疹,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3)个别小孩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
脑炎、心肌炎等。可伴有
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4)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手足口病的护理
1、发热的护理
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等度热,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让患儿多饮水,保持皮肤清洁卫生,穿棉质内衣、保持干燥。如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服用退热剂或其他退热处理,并每4h监测体温1次。
2、口腔护理
患儿每次进餐前后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有口腔溃疡者病人因口腔溃疡、疼痛、张口困难,可用吸管给予朵贝氏液漱口,用金喉健喷雾剂等喷雾,以促进溃疡愈合,口腔喷药后,嘱病人闭口10min,不可马上漱口及饮水、进食,以保证疗效。少量多次喂水,以保持口腔清洁。
3、皮肤护理
保证患儿衣服、被褥清洁干燥,衣服宽大、柔软、减少对皮肤的刺激。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物理降温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擦破皮疹。应剪短患儿的指甲,嘱患儿不要抓挠皮肤和水疱,必要时包裹手,防止抓破皮疹,以免引起疼痛和继发感染。疱诊已破裂者,局部皮肤涂抗生素药膏或
炉甘石水剂,擦药前清洗局部,擦药期间嘱患者勿洗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