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疾病治疗 > 小儿生病——肌性斜颈的的诊断和推拿治疗

小儿生病——肌性斜颈的的诊断和推拿治疗

2018-01-06 来源:人一生健康工作室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后天性因素:多发生在出生6个月后,例如颈部骨折、骨髓炎、软组织肿瘤、颈部炎症导致肌肉挛缩、肌张力异常等。或因视力问题、斜视导致斜颈。
  任医生说:在四月份的门诊里,接诊了10多例斜颈的患儿,小的刚出生半个多月,大的有六七岁。新生儿斜颈,我们俗称歪脖子,在刚发生的时候做推拿或生活方式矫正,是最容易恢复的,一般10多天就好了,效果最好。斜颈较重有硬结的孩子,大多数在半岁以内基本都能康复。
 
  其中有几个孩子(平均年龄1.5岁,最大的6岁),曾在刚出生后不久发现歪脖子到医院就诊,没有发现颈部胸锁乳突肌包块,被告知没问题。或有的家长听老年人说“长大就好了,睡睡就过来了”,而没有及时进行干预,错过最佳康复期,以至宝宝长大会走路了仍歪着头。
 
  的确,有的斜颈患儿可以自行恢复,只是在早期我们无法判断哪种情况可能自愈。所以,在早期发现婴儿歪脖时,应该还是尽早干预,通过主动生活矫正和推拿,及时纠正斜颈。
 
  什么是斜颈?
 
  斜颈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个诊断,临床表现为头向一侧偏斜。
 
  可引起斜颈的原因有多种。
 
  斜颈的原因有哪些?
 
  1、先天性因素:比如单侧寰椎的融合、胸锁乳突肌缺失,胸锁乳突肌痉挛,一侧颈蹼等,都会导致斜颈。先天性中最常见的原因是胸锁乳突肌痉挛,可以是宫内发生的,也可能是出生过程中损伤的。
 
  2、后天性因素:多发生在出生6个月后,例如颈部骨折骨髓炎、软组织肿瘤、颈部炎症导致肌肉挛缩、肌张力异常等。或因视力问题、斜视导致斜颈。
 
  在婴儿斜颈中,最常见的是肌性斜颈,即胸锁乳突肌的纤维化引起的挛缩与变短。本文重点解说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表现和手法治疗。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表现:
 
  1、头歪:自然状态下,头总是固定偏向一侧,下巴偏向对侧,一般在出生后2-3周出现。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头颈活动受限。
 
  2、凸起:患侧胸锁乳突肌梭形肿物,为硬而无疼痛的软性纤维瘤。在生后2-4周内逐渐增大,在2-6个月内逐渐自行消失,但肌肉紧张可继续存在,所以部分孩子虽无包块,但仍存在斜颈。
 
  3、继发面部变形:
 
  少数患儿因斜颈可继发头面部变形。患侧面部长度变短,面部增宽,斜视。随着骨骼发育,面部不对称逐渐加重,可累及颈深筋膜、颈阔肌、斜角肌发生挛缩,最后颅骨发育不对称,颈椎和上胸椎出现侧弯。
 
  肌性斜颈的治疗
 
  对先天性肌性斜颈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早进行主动生活矫正。
 
  1、喂奶、饮水都从患侧给予,即抱孩子时患侧靠近胸部。
 
  2、主动运动:善于利用环境、声音、玩具等,尽可能多的引导患儿向患侧转头,以达到主动牵引治疗的作用。
 
  3、清醒时,在成人监护下适当俯卧(趴着)。孩子在趴着时,头会竖起来,这样可以强化颈部肌肉力量,有利于斜颈的康复。
 
  4、被动伸展(拉伸):根据宝宝斜颈的表现,拉伸患侧胸锁乳突肌,同时强化健侧胸锁乳突肌,即让头倾向健侧,让耳朵靠近肩膀,下巴转向患侧。(注意:若孩子哭闹对抗,则停止拉伸,以防损伤颈部肌肉。)
 
  也可以利用抱姿来拉伸胸锁乳突肌。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