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其它疾病 > 宝宝黏人过头是一种病…这些应对措施,让你不再偷溜着走!

宝宝黏人过头是一种病…这些应对措施,让你不再偷溜着走!

2017-12-15 来源:爱儿康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每当遇到这种情况,父母的应对方法也是花样百出。比如:①把宝宝哄睡后离开;②两人打配合。
  在带娃儿的过程中,各位粑粑麻麻们有没有遇到这些情况呢?▼
 
  一看到换衣服和拿包就拦着粑粑麻麻
 
  只要发现妈妈不见了,立马就大哭喊着要妈妈
 
  上厕所都要跟着父母,是个非常称职的“小尾巴”
 
  …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每当遇到这种情况,父母的应对方法也是花样百出。比如:①把宝宝哄睡后离开;②两人打配合。一位负责转移宝宝视线,另一位悄悄溜走;③诱惑宝宝。利用满足宝宝的物质需求,让孩子答应父母离开。虽说偶尔使用有点效果,但是却不是长久之计。还有的家长认为宝宝黏人是表达爱的方式,殊不知宝宝正在备受分离焦虑症的折磨呢~
 
  那什么是分离焦虑症?
 
  分离焦虑症会在宝宝8~10个月时显现,在18~24个月达到高峰期。之后便会减轻,在3岁左右基本消失。如果引导不当,宝宝上幼儿园后,会出现新一轮分离焦虑症的高峰期。
 
  患分离焦虑症的宝宝或儿童,对亲人的离开特别抵触。只要觉得照顾者将要离开,就会产生一种情绪障碍,出现哭闹不安、睡不踏实、发脾气、摔东西、攻击人、抱着家长不撒手等反应。少数孩子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疼等躯体症状。
 
  宝宝为啥会焦虑?
 
  大部分宝宝会黏妈妈一些,这是因为在孕育、哺乳、照料宝宝时,会使孩子记住妈妈的气味和接触的感觉。让其觉得自己与妈妈是一体的,安全感也是日益增高。当然,经常照顾宝宝的亲人,也会让宝宝非常依恋。所以,当依恋的人离开时,就会因缺乏安全感出现各种的不良情绪,尤其是内心情感丰富的孩子,会表现得更加强烈一点。
 
  不过,各位宝妈奶爸暂不要过于担心,因为婴幼儿时期的轻微焦虑,多是正常的反应。只要引导得当,就能使宝宝分离焦虑症及时得到缓解。当然,也不可放任不管,因为分离焦虑恶化后,容易成为分离焦虑障碍,会对宝宝今后的身心健康、人格建立、智力、创造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影响。
 
  宝宝焦虑了家长该咋办?
 
  1
 
  千万别对宝宝说这些话
 
  面对宝宝的“死缠烂打”很多家长都忍不住的呵斥宝宝,说什么“再哭妈妈就不回来了。”“你再这样爸爸就不喜欢你了”,这样做反而会让宝宝更加害怕和焦虑。家长应该给孩子灌入“我们永远在你身边,永远都不会离开宝宝”的思想。
 
  2
 
  尽量做到固定时间出门和回家
 
  家长应该明确告知宝宝大概在什么时间能回家,且一定不能食言。最好设定一个上班和回家的闹钟,铃声一响起宝宝就知道爸爸妈妈什么时候该上班和到家了。尝试几次后,宝宝就比以往更容易接受分离和等待。
 
  3
 
  有技巧的回应宝宝
 
  对于婴幼儿,家长要密切关注宝宝的情绪和需求,并及时给予回应。在宝宝2岁以后,家长便可以延迟满足宝宝需求,但要及时回应。当宝宝提出要求时家长可以先答应,并告知宝宝,等妈妈/爸爸忙完手中的活儿就去帮助你。这样做能够增加宝宝对家长的信任感。等到真的需要出门时,宝宝会信任你给Ta的承诺。
 
  4
 
  鼓励宝宝多与他人交流
 
  照顾孩子千万不要让宝宝只与一个人打交道,这样很容易对其他人产生排斥心理。宝妈奶爸可以有意识地带宝宝走出家门,以帮助宝宝尽早适应他可能接触到的各种社会环境。经常带宝宝去社区广场、花园绿地等场合,让宝宝看看周围新鲜有趣的环境,感受不同人的声音和印象。
 
  还可以尝试着让其他家庭成员多抱抱宝宝,在他们抱的时候妈妈可以暂时离开一会儿,让宝宝慢慢熟悉除爸爸妈妈之外的“陌生人”。
 
  5
 
  不要对宝宝忽冷忽热
 
  宝宝黏人一般都与“害怕”有关,所以妈妈及周围接近宝宝的人都要给宝宝一种安全感。妈妈以及家人平时都要保持态度温和、情感稳定,不要忽冷忽热,尤其在宝宝哭时,更要有耐心,不能训斥宝宝,这样会加强他的戒备和紧张心理,让他没有安全感。
 
  小康君嘚吧嘚
 
  除了家长要敏锐的观察宝宝的情绪和需求外,还要给予积极的回应。千万不能因宝宝分离焦虑呵斥和惩罚宝宝。要爱的有分寸,有方法地引导宝宝,尽量让宝宝学会独立,从而减少其对人或物的过分依赖。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