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预防 > 预防接种 > 【早教课堂】宝宝鹅口疮怎么护理?

【早教课堂】宝宝鹅口疮怎么护理?

2017-12-14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此时牙床可能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鹅口疮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以新生儿最多见,在婴儿的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又称新生儿鹅口疮或雪口病。
 
  鹅口疮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初起时,口腔粘膜充血和发红,有大量散在的似白雪样、针尖大小的柔软小斑点,不久即可相互融合为白色斑片,像奶凝块一样,可铺满整个口腔粘膜;
 
  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
 
  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引起鹅口疮的主要原因
 
  ●母亲阴道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都可以是感染的来源;
 
  ●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此时牙床可能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长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并大量繁殖,引起鹅口疮。

  鹅口疮治疗要点
 
  1.局部用药
 
  可使用2%~4%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在哺乳前后洗涤患儿的口腔,使口腔成为碱性环境,阻止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一般情况下,连续使用2~3天病变即可消失,但仍需继续用药数日,以防复发。同时母亲也应用小苏打液清洗乳头,以免重复感染。
 
  2.停用抗生素
 
  如果病儿有长期服用抗生素的历史,应尽快停用抗生素,这样可以扶植正常的口腔菌群,以抑制霉菌生长。
 
  3.引起发烧
 
  确诊是鹅口疮引起的发烧,38.5度以下时可选用物理治疗,勤用温水擦浴以降温,或用退热贴敷额以降温。症状严重的患儿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药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进行综合治疗。
 
  鹅口疮预防方法
 
  1、产妇有阴道霉菌病的要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
 
  2、婴幼儿进食的餐具清洗干净后再蒸10~15分钟。
 
  3、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而且应经常洗澡、换内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时要先洗手;
 
  4、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长的分开,并定期消毒;
 
  5、幼儿应经常性地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6、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婴幼儿,用具一定要分开,不可混用;
 
  7、合理使用抗生素。
 
  母乳喂养时,要提醒宝妈每次给宝宝喂奶前后都要给乳头进行清洁,同时也要做到手的清洁。
 
  奶粉喂养时,在给宝宝喂奶后要用奶瓶消毒锅给宝宝的奶瓶进行消毒并晾干,如果家里没有奶瓶消毒锅可以用开水煮沸消毒,但要做到专物专用。
 
  鹅口疮这个病可大可小,不严重时宝宝不会有太多不适,只是觉得有些痒,但是严重的时候就会危及到宝宝的身体。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