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蛀牙,肚子痛,原因竟藏在他们的一餐一饭中!
摘要:王女士说,宝宝自出生起就养成了睡前喝奶的习惯,经常含着奶瓶就睡着了,不仅如此,还不爱刷牙。在宝宝一岁多的时候,牙齿出现了损坏的痕迹,王女士却认为孩子乳牙蛀了没关系,反正长大会换新牙,所以一直没有重视。
俗话说“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
口腔事虽小却不可忽视
前段时间
王女士就遇到一件闹心事
3岁儿子嘴里的20颗乳牙全部坏了
王女士说,宝宝自出生起就养成了睡前喝奶的习惯,经常含着奶瓶就睡着了,不仅如此,还不爱刷牙。在宝宝一岁多的时候,
牙齿出现了损坏的痕迹,王女士却认为孩子乳牙蛀了没关系,反正长大会换新牙,所以一直没有重视。
结果孩子到了三岁,牙齿损坏的情况越发严重,嘴里20颗乳牙全部坏了。
口腔科专家表示,王女士的宝宝就是典型的奶瓶性龋齿!这种蛀牙往往是长期使用奶瓶造成,因为牛奶、母奶、果汁及糖水等都含有不同成分可发酵醣类,经变形链球菌利用之后而产生酸,长时间滞留在牙齿周围,造成牙齿表面脱钙,如果家长没及早干预就会导致孩子龋齿程度加深。想从根源解决问题,你需要提前知道宝宝正确的长牙顺序。
6-8个月:下齿槽长出两颗中间的门牙,跟着上齿槽又长出两颗门牙。
8-12个月:上齿槽长出外面两颗门牙,然后下齿槽的两颗外侧门牙冒出牙龈。
12-16个月:先后在上下齿槽出现第一乳磨牙。
16-20个月:先后在上下齿槽长出犬牙。
20-30个月:长出下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上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至此20颗乳牙长齐了。
宝宝从6个月开始出牙,到2岁半左右乳牙基本出齐,长齐20颗乳牙。小编提醒,宝宝的出牙顺序与
遗传和营养都有关系,通常宝宝是按顺序出牙,但是宝宝长牙顺序颠倒的也不在少数,只要牙齿的质量好,长牙顺序紊乱也没有关系。
了解完宝宝长牙的正确顺序,小编接下来就告诉你,其实经常含奶瓶睡觉会造成奶瓶性龋齿。那么宝宝经常含奶瓶睡觉还有哪些危害呢?
?容易蛀牙
“奶瓶牙”一旦形成,会带来牙齿表面的空洞化,使牙齿表面粗糙,成为日后容易蛀牙的因素。
?造成“地包天”
不断吸吮会给口腔
发育造成影响,造成上
下颌骨发育畸形,影响面部的美观。
?引起腹痛
经常含奶嘴,孩子总在进行吸吮,会咽下过多的空气,造成胃内空气胀满,会增加吐奶的可能,有时还会引起腹痛。
?引发过度肥胖
让宝宝在入睡前吸吮奶瓶,会让宝宝误以为吃饭是和睡觉联系起来的。宝宝一旦建立了这种联系,在以后的生活中,就会形成这样的习惯,并且依赖这种形式,还会带来过度肥胖的隐患。
?奶嘴堵住口鼻造成窒息
孩子含奶嘴睡着以后,奶嘴有可能堵塞孩子的口鼻,造成窒息。
幼儿龋齿率这些年居高不下,不少家长认为,是因为吃甜食太多造成的。但事实上,主要是与孩子清洁牙齿有关。孩子刚刚出乳牙,牙齿脆弱,抗龋能力弱。所以为了预防宝宝蛀牙,你需要知道以下几点:
?宝宝口腔护理要从婴幼儿期抓起
在婴儿满月后就应早晚用柔软的消毒纱布或棉花浸可饮用清水轻拭牙床,待第一颗牙齿萌出后更要认真仔细地清洁牙齿,尤其要做到睡前清洁,更重要的是及早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避免多糖食物和零食
尽量控制孩子少接触甜食和饮料,多吃富含钙质和纤维的食物,注意营养平衡。
无论是奶食还是其它食物,都要养成进食后及时喝水的习惯,稍大一些的宝宝还可以培养漱口的习惯,这样能有效减少食物在宝宝口腔中的残留,极大减少形成蛀牙的机率。
?养成刷牙的习惯
关于宝宝刷牙,原则上宝宝长牙后就要开始清洁了。当宝宝正在长牙时,牙床、牙龈和牙肉都非常脆弱,如果又有奶垢或食物残渣停留在上面,会让原本轻微发炎的牙龈状况更加严重。所以一定要注意正在长牙部位的牙齿清洁。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仅仅让孩子重视牙齿保护,养成刷牙习惯只是当中最基础的一环,家长千万别忽视,保护宝宝的口腔健康要从小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