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育儿科学大百科课堂(六十七)引起新生儿发热多种原因

育儿科学大百科课堂(六十七)引起新生儿发热多种原因

2017-11-14 来源:育儿科学大百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各种新生儿期的感染,皆可引起发热,这时除了体温增高外(有时反而体温不升),还常常伴有不吃、不哭、不动、黄疽加重等一系列异常表现。
  新生儿的皮下脂肪较薄,保暖性能差;身体的表面积又相对较大,容易散热,再加上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因此,新生儿体温容易偏低。一般说来,只要肛温超过37℃便要怀疑有发热可能,超过37.5℃就应认为是发热了。
 
  宝宝一发烧,父母之所以急,不外乎是存在一个传统观念,认为孩子发烧会烧坏脑子。其实,发高烧本身是不会使“脑筋变坏,智能变差”的,以往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人们对发高烧背后的原因没有区分清楚。
 
  其实,只有脑炎、脑膜炎等疾病脑质本身受病毒破坏才会伤及智能或感官机能,而非发烧把人烧笨,烧聋了。婴幼儿体温控制中枢稳定性不如成人,轻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高烧40℃,家长不必过于惊慌。
 
  引起新生儿发热的原因很多:
 
  ①周围环境太热(室温过高、暖箱过热,保暖过度等),此时新生儿除发热以外一切如常。
 
  ②由于水分摄入不足,或牛奶浓度过高而引起(牛奶含蛋白质较多,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明显,而且分解后要带走较多的水分)。这种发热常在生后第4~5天出现,体温可突然升到38℃以上,但除了稍有烦躁外,孩子并无其他不良反应。
 
  ③各种新生儿期的感染,皆可引起发热,这时除了体温增高外(有时反而体温不升),还常常伴有不吃、不哭、不动、黄疽加重等一系列异常表现。
 
  遇到新生儿发热首先要设法降低环境温度(最好低于30℃),并给婴儿多喝些葡萄糖水,必要时用30~50%的酒精擦拭腋下、腹股沟、四肢等部位,也可用38~42℃的温水洗澡,使皮下毛细血管扩张,加强散热。
 
  如果经过上述处理后发烧不退或热退后又上升,尤其是伴有其他异常表现者,应立即送往医院,以进一步寻找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根据统计,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体温很少超过41℃,如果超过这个温度,罹患细菌性脑膜炎或败血症的可能比较高,应特别警惕。至于脑细胞所能耐受的高温极限是41.6℃,超过这一极限,脑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造成不可回复的损伤,但这种极端的高温很少伴随疾病发生。
 
  因为发烧本身不至于伤害孩子,所以退烧是否必要,长久以来一直有争议。主张不必退烧的学者诊断,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可以帮助白血球抵抗细菌。分析发烧的形态可以帮助诊断病因,一味退烧反而误导。
 
  不过,多数医生赞成适度的退烧。因为发烧会增加新陈代谢,造成内在的消耗,病人头痛、倦怠、心跳加速。婴幼儿容易脱水,发烧造成水分蒸发,更是恶性循环,婴幼儿热性痉挛的比例较高,放任发烧引起伤害是不必要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