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小儿黄疸 > 新生儿黄疸重在监测、诊断

新生儿黄疸重在监测、诊断

2017-11-13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人们肉眼看到的黄疸,其本质是“胆红素”。当体内胆红素潴留时,血清胆红素增多而出现皮肤、粘膜或其他器官黄染的现象。所以,“黄”不一定是黄疸,如吃橘子过多出现的皮肤发黄。

   黄疸是新生儿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指的是皮肤、巩膜和粘膜组织胆红素沉积引起的黄染,黄疸在2周以内的新生儿中尤其多见。关于黄疸的处理,很多有经验的家长都能讲得有模有样:轻症观察,重症光疗或换血。但是黄疸背后的诊断和鉴别可比这复杂多了,临床上见多了“小黄人”可不能掉以轻心。下面是教科书级别的内容,有兴趣的家长可以深度研究,新生儿、儿科医师可以作为教材研读。

 
  人们肉眼看到的黄疸,其本质是“胆红素”。当体内胆红素潴留时,血清胆红素增多而出现皮肤、粘膜或其他器官黄染的现象。所以,“黄”不一定是黄疸,如吃橘子过多出现的皮肤发黄。
 
  胆红素的来源
 
  1.衰老红细胞的血红蛋白:正常人血中红细胞的寿命为100~120天,每天约1%红细胞衰老死亡。由血红蛋白分解而来的胆红素约占胆红素来源的80%。
 
  2.肝脏或其他组织内含血红素的血色蛋白。
 
  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
 
  新生儿红细胞数量多、寿命短(早产儿低于70天,足月儿约80天),胆红素产生多;肝细胞摄取和加工胆红素的能力低下,而且排入肠道的胆红素的又被大量重吸收——肠肝循环,因而新生儿容易发生体内胆红素潴留——黄疸,医学上称之为“新生儿黄疸”。
 
  正常情况下,60%的足月儿可出现黄疸,而早产儿的发生率则在80%以上。如果是在生后2~3天出现黄疸、4~6天达到高峰、血清总胆红素小于221~256μmol/L、足月儿黄疸于生后2星期内消失(血清总胆红素小于17μmol/L)、早产儿3~4星期内消失、一般情况良好、称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无须处理。如果黄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染过重、迟迟不退或退而复现等,就要考虑病理性黄疸了,需要看儿科医生。
 
  若胎儿出生时因头部受挤压,合并头颅血肿,由于吸收过程中扩大了机体胆红素的来源,可使得“生理性黄疸”加重,消退延迟,易致误判“病理性黄疸”。
 
  早产儿血清总胆红素<256μmol/L,虽然属于生理值,但也有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遗留终身残疾。
 
  母乳性黄疸,与母乳中的某些成分有关,停哺乳3~5天黄疸可明显下降。但是个排他性诊断,须十分谨慎。
 
  黄疸属于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应该由医生来鉴别、诊治。生理性黄疸始终是排除性诊断;生理性或病理性,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以转化的,若以猜测、碰运气来处置,是有较大风险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