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患儿诊治过程镇静后护理

患儿诊治过程镇静后护理

2017-11-10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新生儿和早期早产儿因肝、肾功能不成熟,代谢并排除镇静药物的能力可能不同于年长儿童,进而导致镇静持续时间延长,需要延长镇静后监测时间。
  深度镇静后的护理设备与操作与中度镇静一致。记录初始阶段的生命体征,至少每5min一次。一旦儿童开始醒来,记录间隔时间可为10~15min。
 
  特别注意事项
 
  新生儿和早期早产
 
  新生儿和早期早产儿因肝、肾功能不成熟,代谢并排除镇静药物的能力可能不同于年长儿童,进而导致镇静持续时间延长,需要延长镇静后监测时间。早期早产儿麻醉后呼吸暂停的风险增加,但关于其镇静后呼吸暂停的风险增加与否,尚不清楚,因目前未有这方面的系统研究。关于镇静和麻醉药物对发育中大脑的影响,超过文章讨论范围。这方面的研究刚起步,尚无定论,如果镇静对改善内科/牙科管理无大益处,临床上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镇静药物暴露。
 
  局部麻醉药
 
  所有的局部麻醉药都是心脏抑制剂,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应特别注意累积剂量。为避免用药过量,在镇静前应计算出最大允许安全用量。当使用最高推荐剂量局部麻醉药,同时联合使用其他镇静药物或阿片类药物时,镇静效果可能加强。在一般情况下,予局部麻醉药时,医师应经常退针,以最小化针头刺入血管可能;如果需要注射到血管组织中,应使用较低剂量。如果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如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可能药物剂量高)已被注射到血管组织中,则推荐立刻应用20%的脂肪乳剂,以治疗局部麻醉药毒性反应(见表2~表4)。临床上鼓励外用局部麻醉药,且外用局部麻醉药的使用也很常见,但医师应避免在黏膜表面超剂量应用外用局部麻醉药,因其可能导致全身吸收,发生毒性反应,应遵循产品说明用药。
 
  脉搏血氧测定法
 
  较新的脉搏血氧计几乎对运动伪差不敏感,但与较旧的血氧计(软件未更新)相比,较新的脉搏血氧计可能更有用。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改变时有声音提醒的血氧计可方便医务人员工作。应正确放置血氧计探头;夹式装置已被取代,因其可能产生人为数据。
 
  二氧化碳描记法
 
  对于简单诊断呼吸存在与否、气道阻塞、或呼吸抑制,特别是对于在MRI设备或暗室中接受镇静者,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是有意义的。对于补氧患儿,二氧化碳分析法可先于脉搏血氧计提示呼吸暂停或气道阻塞。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血氧储备增加,去饱和作用延迟;二氧化碳描计法能够加强早期干预。有研究纳入分析急诊室内镇静儿童,发现二氧化碳描计法的使用可降低换气不足和去饱和作用的发生率。对于几乎所有接受深度镇静的儿童,尤其在其他通气评估方法被限制的情况下,需进行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一些制造商已生产能输送氧气、同时测量呼气末二氧化碳值的鼻导管。尽管这些装置发出假阳性警报的可能性高,但其可准确检测到气道完全阻塞或窒息。比获得确切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值更重要的是,保证连续呼吸气体交换。
 
  经过处理的EEG
 
  尽管刚应用于麻醉领域,但经过处理的EEG[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镇静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几项研究已尝试通过BIS监测(作用一种无创评估方法)评估镇静深度。算法为,根据EEG信号,计算出与无意识深度相关的数字,具体关联为,数字越小,镇静深度越大。遗憾的是,研究是以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得出上述算法,而在不同年龄段儿童及不同脑发育阶段儿童中尚未验证该算法。BIS值似乎与中度镇静相关,但是不能据此区分深度镇静与中度镇静,亦不能区分深度镇静与全身麻醉。目前,仅在丙泊酚镇静时,BIS监测可提供有用信息;一般情况下,不推荐常规应用BIS监测(仍用于研究中)。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