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自信,孩子的自负和自卑父母也要重视!
摘要:自信不足的孩子还有一个表现就是对父母(亲密的人)过分依赖,明明自己可以完成的事情非要父母帮助自己做,好像父母不帮自己就做不好一样,这就是自信不足的表现,对自己太不相信了。
自信,是一种良好的品质。自信不足的人做事往往束手束脚,不敢放开施展,因此可能会错过很多机会;自信爆棚的人往往自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做事难免眼高手低,很多机会也在自己的手中搞砸。
与自信相关我们最常见的两个词就是自卑和自负,自信不足长此以往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自卑,自信爆棚,过高地估计自己难免给人留下自负的印象。自负也好,自卑也罢可以说都是自信程度的问题。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说白了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自负和自卑都是对自己的评价不客观导致的。自信的人充满睿智,对未来的人生充满希望,给人们的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社会都有很大的好处。
但是,自信却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自信对孩子的一生也是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自信孩子就不能很好的融入到同学之中,学习知识也会受到影响,对孩子以后融入社会,奉献社会也有一定的影响。
孩子的什么表现说明孩子自信不足呢?
1、害羞,不愿与人交流
自信不足的孩子普遍表现出来的就是不愿意与人交流,给人的感觉总是很害羞。能不说话就不说话,害怕见人。
2、过分依赖
自信不足的孩子还有一个表现就是对父母(亲密的人)过分依赖,明明自己可以完成的事情非要父母帮助自己做,好像父母不帮自己就做不好一样,这就是自信不足的表现,对自己太不相信了。
3、好孩子
很多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就是以"听话"来衡量的,但是"听话"的孩子真的就是好孩子吗?
要知道听话的好孩子有的可能就是自信不足的表现啊,那些对家长言听计从的孩子,通常低估了自我价值,自信心比较弱,对环境和生活中发生的事物怀有
恐惧。他们把良好的行为作为自我保护手段,因为他们所犯的错误越小,所谓的"风险"也就越少。
孩子自负有哪些表现?
自负的孩子一般都自视过高,认为自己了不起,过高的评价自己的能力,而又看不起别人,认为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有点天下之大唯我独尊的感觉。有一些自负的孩子还有极强的嫉妒心理,看到别人好,其妒嫉之心油然而生,极力去打击别人,排斥别人。
无论是自卑还是自负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任何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自信,但又不会自负或者自卑。
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自信呢?
1、客观评价自己
上面提到无论是自负还是自卑或者自信其实都是对自己的评价,只有正确的认知自己能力才能对自己有客观的评价。有句话叫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客观的评价自己也就是知己。
2、给予适当帮助
当孩子感到困难和苦恼时,应帮助孩子找到长处,这样,某些方面的不足就会以另一方面的特长来补偿,达到平衡,不要让孩子感到无助。宝宝遭遇挫折,用缓和的语气同他一起分析这次经历,下次就不会有同样的错误。重新鼓起他的自信心,尤其重要。
3、鼓励孩子
鼓励可以很大的激发孩子的自信,但是鼓励也不是一次就可以的。自信的建立也不是一天两天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父母不要吝啬自己的夸奖,该夸奖的时候还是要给予孩子真诚的表扬的。
4、关注孩子
父母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对孩子有适度的期望。父母的爱也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一种方法,父母的殷殷期望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无声的鼓励,激发孩子奋勇向前!
培养孩子自信的方法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总的来说孩子自信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父母要有耐心、爱心。但是在给孩子自信的同时也要小心孩子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