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疾病治疗 > 全面!10种儿童发热伴皮疹疾病鉴别要点

全面!10种儿童发热伴皮疹疾病鉴别要点

2017-10-20 来源:儿科医生妈妈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皮疹为细小的斑丘疹,分布较均匀,直径2~5mm不等,疹间可见正常皮肤,压之退色。持续1~2天皮疹自行消退,不留有色素沉着或脱屑。
  儿童发热时常常伴有皮疹,病因多为感染或过敏性因素,但皮疹表现形式多样,给临床诊治造成困难。本文介绍一些常见儿童发热容易伴发皮疹的疾病其皮疹的主要特点,希望有助于鉴别(文章图片均来自:丁香园论坛)。
 
  常见感染性
 
  疾病
 
  1.幼儿急疹
 
  (1)皮疹特点
 
  皮疹为细小的斑丘疹,分布较均匀,直径2~5mm不等,疹间可见正常皮肤,压之退色。持续1~2天皮疹自行消退,不留有色素沉着或脱屑。
 
  (2)鉴别要点
 
  热退疹出是典型特点,发热后1~2天内出疹;
 
  头面部先发,后蔓延至颈部及躯干部,四肢较少,1天内出齐;
 
  部分患儿可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2.手足口病
 
  (1)皮疹特点
 
  典型为红色小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润,疱壁较硬,内有少许液体,可破溃,除口腔外其余部位疱疹少有痛痒感。疱疹数目不等,数个至数十个。近年来不典型皮疹逐渐增多,可表现为大疱样皮疹,可伴有明显瘙痒,皮疹大,壁薄,易破溃。消退后无色素沉着。
 
  (2)鉴别要点
 
  皮疹早期出现,多分布与手心、足心及口腔黏膜,躯干及臀部、肛周亦可出现,离心性分布,皮疹分布特点具有诊断意义;
 
  部分不典型病例为大疱性皮疹,伴有明显痛痒感,薄壁疱疹,较密集,可有破溃,与典型病例不符,需要结合季节及病毒检测。
 
  3.麻疹
 
  (1)皮疹特点
 
  皮疹形态多为红色斑丘疹,呈充血性,无痒感,逐渐融合成片,色变暗,疹间少有正常皮肤,随病情好转逐渐消退,疹退后可有色素沉着及糠麸样脱屑。
 
  (2)鉴别要点
 
  患儿出疹时为疾病极期,多为第4天,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皮疹出现具有明显顺序性,耳后-发际-面部-颈部-躯干-四肢-手掌和足底,出疹迅速,7~10天消退;
 
  皮疹多数较重,触之皮温高。
 
  4.风疹
 
  (1)皮疹特点
 
  皮疹形态为浅红色的斑丘疹,分布均匀,面部较多,大小约2mm,疹间可有正常皮肤。持续1~4天可逐渐消退,不留有色素沉着或脱屑。
 
  (2)鉴别要点
 
  发热当天出疹,具有一定顺序性,由面部出现,后颈部、躯干部出现,手掌、足部少有皮疹,形态与普通病毒疹难以鉴别;
 
  多有耳后、枕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风疹特点,有助于鉴别。
 
  5.水痘
 
  (1)皮疹特点
 
  皮疹最初为瘙痒剧烈的红色斑疹,逐渐变为充满透明液体的水疱疹,24~48小时疱内液体变浑浊,可出现脐凹现象,逐渐干瘪结痂,亦可破溃。预后不留色素沉着。
 
  (2)鉴别要点
 
  皮疹首发于头面部,随后至躯干,逐渐扩展至四肢,末端稀少,呈向心性分布;
 
  伴有明显痒感;
 
  可分批出现新的皮疹,高峰期可见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存在,「三代同堂」,有助于鉴别。
 
  6.猩红热
 
  (1)皮疹特点
 
  为猩红色弥漫细小斑丘疹,密集而均匀,压之退色,松手后恢复充血状,偶呈「鸡皮样」丘疹,中毒重者可有出血疹,患者常感瘙痒。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部可见皮疹密集呈线状,称为「帕氏线」。面部充血潮红,可有少量点疹,口鼻周围相形之下显得苍白,称「口周苍白圈」。皮疹于1周内消退,可有脱屑,严重者可有四肢、手掌及足底片样脱皮。
 
  (2)鉴别要点
 
  多有扁桃体炎病史,伴有咽痛,草莓舌;
 
  24小时内出疹,48小时内达高峰,体温更高,而后皮疹逐渐消退;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抗链O多增高及咽拭子培养可见A组链球菌阳性有助于诊断。
 
  7.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1)皮疹特点
 
  皮疹为红斑样皮疹,逐渐出现松弛样水疱,1~2天内在口周和眼睑四周出现渗出结痂,可见大片痂皮脱落,在口周留有放射状皲裂。其他部位的皮肤大面积剥脱后可有潮红糜烂面,似烫伤样,手足皮肤可呈手套或袜套样剥脱,伴有明显疼痛及触痛。预后可有糠状脱屑。
 
  (2)鉴别诊断
 
  发病急骤,皮损严重;
 
  初在口周或眼睑四周发生红斑,后迅速蔓延到躯干和四肢近端,甚至泛发全身,皮损处有明显的触痛;
 
  细菌培养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助于鉴别。
 
  常见非感染性
 
  疾病
 
  1.川崎病
 
  (1)皮疹特点
 
  为多行性红斑或弥漫细小斑丘疹,皮疹充血,发红,肛周皮肤发红,脱皮。口唇可有皲裂,手足硬性水肿和掌趾红斑,恢复期可有膜状脱皮。痊愈后无色素沉着。
 
  (2)鉴别要点
 
  皮疹特异性不强,易与猩红热、麻疹、幼儿急疹等混淆;
 
  多在发热期出现,以躯干部为著,要密切注意眼球结膜充血,口唇皲裂、草莓舌表现及手足症状、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2.药疹
 
  (1)皮疹特点
 
  皮疹形态多样,可表现为风团状皮疹,血管性水肿,猩红热样皮疹,多行性红斑,过敏性紫癜,固定性药疹等多种形式,重症可有剥脱性皮炎,大疱性皮疹或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等。
 
  (2)鉴别要点
 
  出疹前有明确用药史,注意常见易引发皮疹药物使用情况;
 
  多为全身性出疹,有时伴有明显痒感,重者出现皮肤剥脱继发感染,需要仔细排除其他感染性因素导致的皮疹,密切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
 
  3.过敏性紫癜
 
  (1)皮疹特点
 
  初期为紫红色斑丘疹,针尖样大小,高出皮面,压之不退色,不伴有痛痒感,逐渐转为暗紫色,最终呈棕褐色消退,无色素沉着或脱屑。重者可融合成大疱伴出血性坏死,可有痛感。
 
  (2)鉴别要点
 
  皮疹反复出现为典型特点,分期分批,甚至间隔数周或数月可再次复发;
 
  皮疹分布多以四肢及臀部为著,对称分布,伸侧居多,面部及躯干部较少;
 
  皮疹为出血性皮疹,压之不退色。
 
  注意
 
  事项
 
  1.皮疹是儿童疾病的常见症状,表现形式多样,常不典型,诊断时首先明确是何种类型的皮疹,考虑可能的出疹性疾病有哪些,具体用药情况及相关伴随症状,实验室的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2.除上述典型疾病外,一些罕见疾病也可导致儿童发热伴出疹,如寄生虫感染,自身免疫疾病等,虽相对罕见但需要警惕;
 
  3.药物性皮疹诊断最为不易,要注意仔细询问病史,用药情况,通常儿童容易引发皮疹的药物分为4大类:
 
  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等(目前儿童退热推荐使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磺胺类药物;
 
  抗菌药物,以青霉素类为主;
 
  镇静安眠及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