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食储存的十大原则
摘要:在美国,每年有4800万例食源性疾病,导致128000人住院和3000人死亡。幼儿、孕妇、老年人、免疫系统弱的人群,患上食源性疾病的风险较高,所以食物的安全储备不可忽视。储存辅食,要注意下面的问题:
当婴儿6月龄左右时,只吃母乳或配方奶就不再能完全满足孩子的营养需要,应该及时添加辅食(补充食品)。
辅食要及时、充足、安全、合理地添加。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从6月龄开始在
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添加辅食。6~8月龄时,从每天2~3次开始,在9~11月龄时逐渐增加到每天3~4次,在12~24月龄时根据需要每天提供1~2次的辅助营养食品。
婴儿每次吃辅食的量不多,特别是刚开始添加的时候,每餐可能只吃1~2茶匙。如果是自己做辅食的话,只做一点点量的话,会比较麻烦,许多妈妈会一次做多一些,然后储存在冰箱里每次拿一点出来吃。这样的话就要注意储存的安全问题,因为即使是放在冰箱里的食物,也可能会导致食源性疾病,冰箱只能预防或减缓细菌的生长,但不能完全杀死细菌。
在美国,每年有4800万例食源性疾病,导致128000人住院和3000人死亡。幼儿、孕妇、老年人、免疫系统弱的人群,患上食源性疾病的风险较高,所以食物的安全储备不可忽视。储存辅食,要注意下面的问题:
1.两小时原则。食物储存有一个“两小时原则”,就是说,肉类、鱼类、蛋类、或其他需要冷藏的食物,不能在4℃以上的室温存放2小时以上(如果气温高于32.2℃的话,则最多只能存放1小时)。
2.经常检查冰箱的温度,冷藏室温度应该不高于4℃,冷冻室温度应该为-18℃。可以购买专用的冰箱
温度计,冷藏室和冷冻室各放一个,至少每周检查一次冰箱里的温度。
3.-18℃可以阻止细菌生长,理论上,-18℃冷冻可以无限期安全保存食物,营养也不会减少,但是食物的软硬度、香味、颜色等会受到影响,不过3个月内一般不会有太大影响。
4.食物应该放在有盖的容器里或密封的存储袋里。
5.避免把食物放在冰箱的门里,因为那里的温度比较高。
6.如果停电,保持冰箱门关闭的话,冷藏室里的食物可以保存4小时,冷冻室里则可以保存48小时。恢复供电后,检查冰箱里的温度,如果冷冻室温度在4.4℃或更低的话,表明食物是安全的,可以重新冷冻。如果停电超过4小时的话,冷藏室里容易坏的食物(比如肉类、鱼类、开壳后的鸡蛋),就最好不要再吃了。
7.食物冷藏保存时间:
(1)新鲜猪肉、牛肉、羊肉:3~5天。
(2)新鲜内脏(
肝脏、肾脏、心脏、肠子、舌头):1~2天。
(3)新鲜禽肉:1~2天。
(4)新鲜鱼类:1~2天。
8.冷冻的食物不能在室温下解冻,在解冻过程中仍然要保持安全温度,可以在冰箱冷藏室里、冷水里或微波炉里进行解冻。如果使用冷水或微波炉进行解冻的话,解冻后要立即烹饪。
9.如果是买的罐装辅食,不要直接从罐里舀给孩子吃,应该先挖出大约一餐的量放在碗里,再从碗里舀给孩子吃,这样可以避免罐里剩余的辅食被孩子嘴里的细菌污染。吃剩的辅食不要再放回罐里,也不要存放,可以大人吃掉或扔掉。
10.自己一次做好几餐的辅食的话,应该分成小份来冷藏或冷冻,每次拿一小份出来吃,吃剩的也不要再保存。
储存食物就要用到储存工具,我知道肯定会有妈妈问:那么有没有辅食盒和辅食袋推荐啊?这里我就要给我朋友做个广告了,但她们不是卖辅食盒和辅食袋的,她们做了一个App,叫“童办”,说不定有些朋友已经听说过她们了,童办是专注于研究
母婴产品的网站和App,她们做过两期“辅食的储存工具点评”。童办做事比较严谨,她们宁愿不更新也不会去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她们会反复去权威机构的网站核实信息,避免误导用户。育儿路上处处是坑,童办有一个特色之处就是会提醒你哪些东西是“别买”的,哪些是“必买”和“可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