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工作者之家
来源|听听专家说
作者|王庆(北京市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手足口病简介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及手、足、口等部位的斑丘疹或
疱疹。手足口病的普通病例一般症状较轻,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而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可在发病第1-5天出现脑膜炎、
脑炎等严重症状,极少数病例可致死亡。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占总病例数的90%。其中1岁组发病率最高,2岁组次之。6月龄以下婴儿和5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发病较少。
手足口病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其中肠道病毒7
1型(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之一。此外,柯萨奇A组16型、埃可病毒等也可引起手足口病。
二、手足口疫苗(EV71)介绍
目前使用的手足口疫苗全称为“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简称EV71疫苗。
1
接种对象
≥6月龄易感儿童,越早接种越好。
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
不同厂家手足口疫苗的接种年龄范围不同,可参照相应产品疫苗说明书。
对于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手足口疫苗。
2
接种程序
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
3
疫苗厂家
目前,北京市有2个厂家的手足口疫苗。一个是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接种对象为6-35月龄婴儿;另一个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研究所(昆明所)的,接种对象为6-71月龄婴儿。
这两个厂家的手足口疫苗没有本质区别,价格均为188元/支,共接种2支。只要符合年龄,选择哪个接种都行。
三、手足口疫苗的常见问题解答
1
手足口疫苗安全吗?
临床实验显示,手足口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接种疫苗后的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红、硬结、疼痛、肿胀、瘙痒等,以轻度为主,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可自行缓解。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易激惹等,呈一过性。
2
手足口疫苗有效吗?
目前的手足口疫苗,只能预防EV71病毒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临床实验显示,不同厂家的手足口疫苗,接种2剂后,EV71抗体的阳转率均在91%以上,疫苗的保护效力均在90%以上。说明手足口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以有效保护儿童,预防EV71病毒感染。
2008-2015年,我国手足口病实验室诊断病例中,40%的轻症病例、74%的重症病例和93%的死亡病例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
因此,手足口疫苗对预防EV71病毒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有良好的效果。尽管手足口疫苗只能预防约40%的手足口轻型病例,无法预防所有的手足口病,但对于预防手足口病中的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手足口疫苗能保护多长时间?
作为新上市的疫苗,目前尚缺乏可靠的免疫
持久性研究数据。根据对Ⅲ期临床研究对象的跟踪观察,免疫后两年,EV71抗体水平和保护效力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有研究显示,EV71灭活疫苗接种2剂后,抗体阳性率达到98%,至26个月时,抗体阳性率维持在86%以上。根据模型预测,手足口疫苗可以提供长达10年的保护[1]。
4
手足口疫苗如何接种?何时接种?
手足口疫苗用于6月龄以上儿童,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6月龄儿童应优先接种乙肝疫苗和A群
流脑疫苗,8月龄儿童应优先接种麻风疫苗(部分省市同时接种乙脑疫苗)。
如果6月龄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和流脑疫苗,那么手足口疫苗接种程序为6.5月龄接种第1剂,7.5月龄接种第2剂。
如果6月龄接种流脑疫苗,6.5月龄接种乙肝疫苗,那么手足口疫苗接种程序为7.5月龄接种第1剂,8.5月龄接种第2剂。
大月龄儿童或1-5岁的儿童也可以接种手足口疫苗,接种2剂,间隔1个月。
5
为何不推荐≥5岁儿童接种手足口疫苗?
5岁以上儿童和成人的发病率很低,这部分人群接种手足口疫苗,其公共卫生意义有限,成本效益欠佳(即性价比低)。
6
手足口疫苗与其他疫苗如何间隔?
由于尚无手足口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的相关数据,故现阶段暂不推荐手足口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建议手足口疫苗与其他疫苗接种间隔2周以上。
7
不同厂家的手足口疫苗能否相互替换?
目前,已上市厂家的手足口疫苗均为灭活疫苗,均为2剂次接种程序,但尚无使用不同厂家疫苗进行接种的有效性、安全性的研究资料。现阶段建议使用同一厂家的手足口疫苗完成2剂次接种,暂不建议使用不同厂家疫苗完成接种程序。
8
得过手足口病的宝宝还能接种吗?
手足口病可以由多种病原引起,如果宝宝得的手足口病不是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或者不清楚是什么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还可以接种EV71疫苗。如果宝宝确诊为EV71病毒感染,那么就不用再接种EV71疫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