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呕吐推拿病因病机?
摘要:任何中枢神经病变引起颅内压升高时均可出现呕吐,且多伴有明显头痛。呕吐往往于头痛剧烈时出现,可呈喷射状。从呕吐与头痛的关系中,可作出中枢性呕吐的诊断。如脑外伤、脑膜炎、儿童周期性呕吐等。
呕吐是指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食管和胃内容物从口、鼻中涌出。古人以有物有声为呕,有物无声为吐,《小儿
推拿广意》中说:“有物有声名曰呕,干呕则无物,有物无声名曰吐。”由于呕与吐往往同时并作,故统称为呕吐。呕吐在婴幼儿时期较为常见,可见于多种病证。如急性胃炎、贲门痉挛、幽门痉挛、梗阻等,呕吐属于主症之一。
乳汁自口角溢出,亦是新生儿时期比较常见的现象,称为“溢乳”。这是由于胃内乳汁较多,或吮乳时吞入少量空气所致,也与乳儿胃呈水平位,胃肌尚未
发育完全,贲门肌较弱,幽门肌紧张度高达一解剖特点有关,所以溢乳现象不属病态。
病因病机
胃以降为和,凡因外感内伤导致胃气上逆都能引起呕吐。
1.外邪犯胃
由于脏腑娇嫩,
脾胃运化功能尚未健全,加之风、寒、暑、湿之邪犯胃,导致胃失降,气机上逆。
2.饮食失调
饮食不节或不洁,导致胃腑受损,食物停滞不化,郁久化热,热蕴阳明,胃所不能下行,上逆而致。
3.脾胃虚弱
病后体弱,胃气虚弱或胃阴不足,运化失司,不能承受水谷而引起。
【诊断和鉴别】
因呕吐是一症候而不是一种疾病。一见即知是呕吐。因临床上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需特别注意鉴别的是中枢性呕吐。
任何中枢神经病变引起颅内压升高时均可出现呕吐,且多伴有明显头痛。呕吐往往于头痛剧烈时出现,可呈喷射状。从呕吐与头痛的关系中,可作出中枢性呕吐的诊断。如脑外伤、脑膜炎、儿童周期性呕吐等。
【治则】(下,清,消,和)寒吐者:治宜温中散寒,降逆止呕;热吐者:治宜清胃邪热,降逆止呕;伤食吐者:治宜消食导滞,和中降逆。
【主穴】板门2min、天突1min、推天柱min,腹阴阳1min、中脘1min、胃经1min
【随症加减】
寒吐者:加补脾经2min,揉外劳宫30次,顺八卦1min,关三腑一,右端正50次。
热吐者:清天河水2min,揉板门1min,逆运内八卦2min,清大肠2min,平肝清肺1min,退六腑2min。
伤食吐者:加揉板门2min,逆内八卦1min,四横纹1min,平肝1min,退六腑1min,右端正100次,清大肠2min,推下七节100次,搓摩胁肋5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