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特异性预防措施和治疗?

手足口病特异性预防措施和治疗?

2017-09-15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发疹前可有低热、咳嗽、鼻炎、食欲不振、腹痛等全身不适症状。皮疹可同时发生在手足口处,也可单发于一处,口腔损害主要发生于硬腭、颊黏膜、舌、唇、齿龈等处
  宝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后,多久可以上学?
 
  手足口病的隔离期至少两周,考虑到感染之后宝宝虽然针对手足口病有了一定抵抗力,但是整个免疫处在一个紊乱状况,免疫状况并不好,所以建议尽量多休息,建议3~4周的休息时间。
 
  及时发现宝宝病情进展!
 
  如果宝宝持续高热不退(≥40℃),或出现精神不好,总是昏昏欲睡,即使体温退下来也不见精神好转,或者出现肢体抖动,头痛等情况,不要耽搁,立即就医。要注意手足口病的进展会很快,往往重症手足口病大多发生在发热的前3天,所以这个时期尤其要更加密切的注意,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是由一种柯萨奇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本病多在6岁以下幼儿中流行性发病,多见于夏秋两季,以口腔及手足发生水疱为主要特征,潜伏期3~5天,病程1周左右,痊愈后无后遗症。
 
  【临床表现】
 
  发疹前可有低热、咳嗽、鼻炎、食欲不振、腹痛等全身不适症状。皮疹可同时发生在手足口处,也可单发于一处,口腔损害主要发生于硬腭、颊黏膜、舌、唇、齿龈等处,初为疼痛性小水疱,很快糜烂,或发展成小溃疡,周围绕以红晕,手足出现水疱,多发生于手掌、足底及指(趾)侧缘,米粒或绿豆大小,半球形或椭圆形,其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可伴下颌淋巴结肿大、眼结膜炎等。重症病例可合并脑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甚至死亡。
 
  【治疗】
 
  方一
 
  1.取穴
 
  主穴为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肺俞、委中。发热、咳嗽配大椎、少商;食欲不振、呕吐或腹泻配中脘、天枢。
 
  2.操作方法
 
  少商点刺出血,余穴按常规针刺,捻转刮针手法,短促行针,每日针1~2次。
 
  方二
 
  1.取穴
 
  大椎、曲池、合谷、少商、天枢、足三里、血海、肺俞、心俞、膈俞。
 
  2.操作方法
 
  用安徽中医学院针灸医院周楣声主任医师的周氏万应点灸笔点灸治疗,每次选用4~5穴,每日用点灸笔点灸治疗1~2次。
 
  3.病例
 
  共观察治疗了9例轻、中型患儿,根据初步观察,针灸后患儿退热快,持续发热时间明显缩短,皮疹消退时间缩短,胃肠道症状改善明显,显示针灸有明显的止泻和通便双向调节作用,同时还有改善患儿食欲的作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