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阴生如何给孩子健脾养胃?
摘要: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
认识夏至这一天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我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
人体在夏至的常见症状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容易使人出现口舌生疮,心烦气躁,大便干硬等症状。
夏至人体阳气升于外而虚于内,贪食冷饮易造成人的
脾胃虚寒。
夜吹空调造成受寒感冒。
晚睡早起,睡午觉
夏至时节,起居调养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而老弱者则应早睡早起。
夏至开始,一定要睡午觉。夏至阴生,在中医理论中,午觉是以阳养阴,子觉是以阴养阳。只要能合上
眼睛一会儿,就能达到很好的养阴效果。
膳食清淡不肥甘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
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
盛夏酷暑,根据自身条件和当地地理状态,采用荷叶、莲子、绿豆、冬瓜等应季的瓜、茄、果类,配合粳米、糯米、麦、面等共煮为粥、羹品,食时可凉可热,便能达到
健脾胃,祛暑热的效果,从而达到保健的目的。
夏至茶饮
早晨可以适量喝姜茶提升阳气
扶阳祛寒,顾护脾胃
节气取穴
大椎,至阳,心俞,膻中,涌泉
一年一夏至,赶快抓住夏至时节来扶阳祛寒,顾护脾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