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宝贝,有的是纯
母乳喂养,另一些为人工喂养,如果出现便秘,不能不想到与母乳或奶粉有关。
1、吃母乳也便秘
吃母乳便秘的宝贝很少见,但仍有可能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原因:母乳不足
如果母亲乳汁不足,宝贝总是处在吃不饱的半饥饿状态,宝贝可能二三天才大便一次。除大便次数少外,还有母乳不足的表现,例如,吃奶时间长于20分钟、吃奶后无满足感、体重增长缓慢、睡不踏实等等。
对策:及时补充配方奶粉,宝宝的情况会马上好转。
原因:母乳蛋白质含量过高
母亲的饮食情况,直接影响着母乳的质量,如果母亲顿顿喝猪蹄汤、鸡汤等富含蛋白质的汤类,乳汁中的蛋白质就会过多,婴儿吃后,大便偏碱性,表现为硬而干,不易排出。
对策:妈妈要保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多喝水或粥,汤要适量,饮食不要太过油腻。
2、人工喂养易便秘
喂配方奶粉的宝贝,特别容易出现便秘,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原因:奶粉不易消化
奶粉的原料是牛奶,牛奶中含酪蛋白多,钙盐含量也较高,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结成块,不易消化。
对策:配方奶粉要按照说明冲调,不要冲调过浓;两顿奶间给宝宝喝些水或果汁(如橙子半个挤汁,加等量温水);在奶中加一勺糖也能有效缓解便秘。
原因:宝宝肠胃不适应
配方奶粉是由牛奶为原料制作而成,其中添加了各种营养素,有些宝宝的肠胃不适应某种奶粉,以至于喝了特定品牌的奶粉后就便秘。这一般与宝贝的肠胃有关,每个宝宝的体质是不一样的。有些宝宝吃国外品牌的奶粉不适应,但喝国产品牌的奶粉就没问题。
对策:试着更换其他品牌的奶粉;此外,添加双歧杆菌的奶粉有助于防止宝宝便秘,妈妈在购买时,不妨选购这样的奶粉。
6个月以后的宝宝,已经增加了各种辅食,因此产生的问题也就跟着来了。
原因:宝贝进食少
有的宝宝进食量过少,食物经过胃肠消化吸收后,剩下的食物残渣少,在结肠内产生不了多大压力,所以不会有便意。
对策:宝宝进食少可能与缺乏某种营养素有关,可以给宝宝查一查微量元素;妈妈也要设法将饭菜做得好看一些,促进宝贝食欲。
原因:宝宝偏食
有的宝宝吃肉太多,吃菜、吃水果太少,所以食物中蛋白质含量多,纤维素含量少。蛋白质成分多,大便呈碱性,容易干;植物纤维素含量太少,结肠内容物少,肠道缺乏刺激,不易产生便意。有的孩子喜欢吃干食,饮水太少,肠道刺激不足,也易发生便秘。
对策:首先应多喂宝贝吃些菜泥、水果泥,进食菜、水果的量与肉食的比例至少在3:1,也就是说吃三口菜吃一勺肉;对于不爱吃菜的宝宝,妈妈可把菜切碎与肉放在一起包成小饺子,也可以用菜煮粥或面片,增加蔬菜的进食量。
如果宝宝不爱喝白开水,可适当在水中加入一些果汁,用秋梨膏冲水也不错。但不要用可乐、雪碧及其他饮料替代。
便秘是指大便干燥坚硬,或间隔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但排出困难的一种病证。现在食品种类繁多,小儿饮食不当,过食辛辣、香燥、炙烤之品或食物过于精细,导致燥热内结,肠腑传导失常,从而引起便秘。也可因先天不足,大肠传送无力或病后耗伤津液,大便秘结,无力送出而致。由于排便困难,部分小儿可发生食欲不振,睡眠不安,或由于便时用力太过,引起
肛裂或痔疮。
实证便秘主要因饮食而起。证见大便干结,便质干硬,形似颗粒,面赤身热,口臭,唇赤,小便黄,胸胁痞满,纳食减少,腹部胀,苔黄厚,指纹色紫。治疗应顺气行滞,清润通便。清大肠大肠穴位于食指桡侧缘。操作时由虎口推向指尖,100~300次,能治疗由于湿热、饮食、
痰饮等停积肠道,气机受阻引起的便秘、腹中灼痛、黄疸等。
退六腑六腑位于前臂尺侧缘,神门穴至抖肘成一直线。操作时,以中食指指腹,自肘关节推至掌根,100~500次,能通腑泄热,滑肠泻下,用于阳明腑实之痞满燥结。
补肾水肾水位于小指螺纹面。操作时,自小指尖推至小指根,100次,有补肾固本,清热利尿之功效。摩腹用掌或四指轻贴腹部,缓缓顺时针移行,有调和脾胃,降逆消导,补脾健胃之功效,能直接顺应肠道走向,促进肠蠕动。
下推七节骨位于第四
腰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操作时,由上往下,擦至皮肤发红为度,具有升降脾胃,调理二便之功效,适用于一切热证、实证如烦躁不眠、便秘等。虚证便秘证见面色(白光)白无华,形疲乏力,大便努挣难下,便质干,舌淡苔薄,指纹色淡。治疗应益气养血,开塞通便。
补脾脾土位于拇指桡侧缘。操作时,由指尖推向指根,300次,能
调理脾胃,加强脾胃运化功能。推三关位于前臂桡侧,太渊穴至曲池穴成一直线。操作时,自下向上推100~500次。具有温里散寒,温补气血之功效。适用于各种虚证,如身体虚弱,神疲气怯,面色无华等。
捏脊第一胸椎至尾椎成一直线,由下往上,捏30遍,可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凡脾胃虚弱之证,均可用之。
另外也可加用清大肠、揉肾俞以滋阴润燥,理肠通便。注意:便秘患儿应每天进行定时排便的训练,增加运动量,多食粗纤维食品和杂粮、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