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秘推拿图解步骤
摘要:婴儿进食太少时,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奶中糖量不足时肠蠕动弱,可使大便干燥。饮食不足时间较久引起营养不良
小儿便秘的常见病因
1、饮食不足
婴儿进食太少时,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奶中糖量不足时肠蠕动弱,可使大便干燥。饮食不足时间较久引起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张力减低,甚至萎缩,收缩力减弱,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便秘。
2、食物成分不当
大便性质和食物成分关系密切。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质,而碳水化物不足,肠道菌群继发改变,肠内容发酵过程少,大便易呈碱性,干燥;如食物中含较多的碳水化物,肠道发酵菌增多,发酵作用增加,产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数多而软;如食入脂肪和碳水化物都高,则大便润利。如进食大量钙化酪蛋白,粪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钙皂,粪便增多,且易便秘。碳水化物中米粉、面粉类食品较谷类食品易于便秘。小儿偏食,许多小儿喜食肉类,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纤维素太少,也易发生便秘。
3、肠道功能失常
生活不规律和缺乏按时大便的训练,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导致便秘很常见。另外学龄儿童常因无清晨大便的习惯,而学习时间不能随时排便,上课时憋住大便也是导致便秘的常见原因。常用泻剂或灌肠,缺少体力活动,或患慢性病如:营养不良、
佝偻病、高钙血症、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性
肌无力等,都因肠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便秘。交感神经功能失常、腹肌软弱或麻痹也常使大便秘结。服用某些
药物可使肠蠕动减少而便秘,如抗胆碱能药物、抗酸剂、某些抗惊厥药、利尿剂以及铁剂等。
现在的小孩比较挑食,喜欢大鱼大肉,也有一些小孩,月龄较小,主要吃奶粉,而奶粉火气比较大。所以便秘成了小儿常见疾病,也是许多父母心头的一道坎。今天扁鹊会教您几招
亲子按摩,不打针吃药,轻轻松松治疗小儿便秘及小儿腹泻。
揉天枢100-200次
天枢穴在肚脐的平面,旁开两寸,也就是小儿两个拇指宽的距离。父母可用食指和中指在两个天枢上揉100到200次。
摩腹(顺时针)5分钟
腹是一个典型的面穴,操作时要特别注意,大人用整个手掌,掌心对着小儿肚脐,顺时针方向转圈按摩。如果是腹泻的话,就逆时针。
推下七节骨100-300次
七节骨指尾骨端到第四腰椎的一条水平线。从第四腰椎到尾骨端,由上往下推,可清热通便,治疗便秘。从下尾骨端往上推到第四腰椎,称之为推上七节骨,可治疗腹泻及脱肛。
揉龟尾100――300次
龟尾与七节骨连在一起。七节骨是一条线,尾骨端就是龟尾,可用揉的方法来治疗便秘,所以可把这两个穴位结合起来,从上往下推,推到尾骨端再轻轻揉一下,如此反复。
注意问题:
1、不能在小儿饥饿及刚吃饱时进行。
2、饭后一小时,及沐浴后为宜。
3、父母指甲应修剪较短。
4、房间不要有穿堂风,否则容易受外邪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