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儿童用药 > “小心肝”的“肝”——从家庭安全用药做起

“小心肝”的“肝”——从家庭安全用药做起

2017-09-10 来源:行诺儿科强医生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小儿肝脏占体重之比高于成人,肝脏内各种物质代谢极为旺盛活跃;同时“小儿脏腑柔弱”,“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就是说儿童肝脏还没有发育成熟,而肝脏作为药物主要代谢器官,儿童就是药物性肝损伤的高危人群了。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脏器,也是最大的腺体;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有1500多种。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不仅是糖类、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的主要场所,也是合成蛋白质、各种酶和自身所需物质的“生产车间”。
 
  肝脏作为人体最复杂的器官之一,又被称为人体“化工厂”。
 
  这样一个即能干又干活最多的器官,也是“出错”(即生病)概率最高的器官。在平日的体检中,肝功能化验检查首当其冲,就是这个理儿。

  传统中医也有“养肝就是养命”的说法。
 
  小儿肝脏占体重之比高于成人,肝脏内各种物质代谢极为旺盛活跃;同时“小儿脏腑柔弱”,“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就是说儿童肝脏还没有发育成熟,而肝脏作为药物主要代谢器官,儿童就是药物性肝损伤的高危人群了。
 
  据统计,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有9.9%涉及14岁以下儿童,其中很多就是肝损伤。
 
  小心肝,小心肝,就是让你小心“肝”。
 
  家长把我们的宝贝们,一句一个“小心肝,小心肝”的叫,为什么不能在日常家庭用药时,真正的小心“肝”呢?
 
  家常用药常犯的错误,总结如下几点
 
  ?重复用药。主要是成分上重复。有些药物本身或代谢产物对肝脏有直接毒性,如果用药剂量越大,发生肝损伤的风险随之增大很多,比如儿童常用退烧药的成分——对乙酰氨基酚,过安全量使用就可过分消耗体内谷胱甘肽,导致肝损伤。自己接诊过很多家长,孩子高烧用了退烧药后,又给用自认为的“感冒药”,这种感冒药就是某种退烧药的合成,家长不知不觉给自己的“小心肝”下了毒,埋下肝损伤隐患。
 
  ?认为抗生素是万能的,不合理、过量、滥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欧美国家公认引起肝损伤最常见药物。
 
  ?多种中成药、中草药合用。中草药本身成分非常复杂,各成分间有相互作用。目前明确有肝脏毒性的中药有,大黄、雷公藤、决明子、何首乌、鱼胆、乌头等。如果孩子用药有这些成分,就要注意剂量,密切监测肝功能情况。
 
  ?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家长不能认为只要剂量减半就不会有问题,这不科学。儿童肝脏对药物的解毒能力不如成人,同时肾脏处于生长发育中,对药物的清除也不如成人;儿童血脑屏障差,不能阻止某些药物对大脑的影响。
 
  药物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家长用药应该在有经验的医生或临床药师指导下;避免滥用。
 
  要牢记“是药三分毒”的古训。真正地对“小心肝”做到小心肝。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