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手足口病对小儿有什么危害?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手足口病对小儿有什么危害?

2017-09-01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虽然大部分情况下手足口病的症状都很轻,跟普通感冒差不多。但是有很小的比例会发展为重症,比如脑膜炎、心肌炎等。
  几个常见问题
 
  Q:得过手足口病就不会再得了吗?
 
  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刚才也说了,肠道病毒是一类病毒,有很多品种的病毒。
 
  Q:要不要去看医生?
 
  要的。如果宝宝出现了发热、出疹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宝宝在短时间内病情加重。
 
  Q:有什么特别值得注意的?
 
  有,手足口病的重症病例。
 
  虽然大部分情况下手足口病的症状都很轻,跟普通感冒差不多。但是有很小的比例会发展为重症,比如脑膜炎、心肌炎等。重症是无法预防的,一些很危重的病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可能这就是手足口病让人害怕的地方。
 
  早期发现重症并及时送医非常重要,如果你的孩子在3岁以下,家长要特别注意,在刚发病的几天里,如果有以下症状:持续不退的高热、精神萎靡或者烦躁、睡眠过程中一惊一跳、呕吐,请不要犹豫,立即带孩子去急诊。如果医生怀疑有脑膜炎,可能要做腰椎穿刺,请不要抗拒,听从医生的安排。

  Q:能打疫苗预防么?
 
  今年3月,我国自主研发的EV71手足口病疫苗已经投入使用,属于二类疫苗(自费),接种对象为6个月至5岁儿童。能预防由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但对其他类型的肠道病毒没有预防作用。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通过疫苗来进一步降低宝宝感染疾病的风险。
 
  看完今天的文章,妈妈们对手足口病都有了更多的了解吧。手足口病并不可怕,大部分都可以自愈(就跟感冒一样),家长们无须恐慌(重症并没有办法预防,即便恐慌也没用)。发病之后,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警惕重症病例的几种症状。
 
  最后再强调一遍,手足口病的预防非常,非常重要!而且非常,非常简单:勤洗手!勤洗手!勤洗手!
 
  入夏之后,妈妈圈里突然被手足口病刷屏了——
 
  “某幼儿园因疑似出现手足口患儿休园2周”、“孩子在小区里玩耍时接触手足口患儿得病”……
 
  孩子上个幼儿园、去个游乐场、出去和小朋友玩一下都能感染手足口?顿时感觉哪里都不安全了。
 
  这可怎么办?总不能把孩子关在家不出门吧?有没有预防方法呢?又怎么判断孩子有没有感染手足口呢?
 
  症状:手足口病长啥样?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潜伏期为2-10天,病程一般为7-10天。
 
  患病的宝宝会出现发烧的症状,部分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和普通感冒很像。然后,宝宝的口腔、手心、脚心和臀部会出现皮疹或疱疹。但好在大部分患病宝宝的症状都很轻微,一周左右就会自愈。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主要表现为发烧,手、足和臀等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口腔可出现溃疡,影响孩子进食。少数病例可出现手足发凉,肢体抖动、抽搐、肌无力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出现呼吸困难、咳血性、血压下降,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的温馨提示】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患儿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只有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危及生命。
 
  为保障孩子的健康,请家长要求孩子多休息,适当加强营养,以流质及半流质食物等为宜,做好口腔卫生,防止过度疲劳,随时观察孩子病情变化,如有以下情况应及时就诊:高烧持续不退;精神状态差,头痛呕吐,精神萎靡、嗜睡,易惊,肢体抖动,肌无力,抽搐;呼吸困难,心率增快,出冷汗,皮肤花纹、手足发凉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