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传播途径?手足口病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摘要: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以肠道传播为主的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肠道病毒多种型别均可引致,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16型感染最为多见,尤其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的危害较大。
1、注重卫生是预防的关键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
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
注意食物卫生,不要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少带孩子到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在家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
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平时要多饮水,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流行期间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
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如果孩子出现皮疹、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手足口病,这个名字对于有孩子的家长来说想必是很熟悉了。眼下又到了春夏交替的5月份,手足口病也进入了高发的季节,每年都会有一批孩子受到手足口病的折磨。在这里要提醒各位家有学龄前儿童的家长,尤其是3岁以下幼儿家长,要特别留意手足口病的预防。
知彼知己,摸清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要预防手足口病,首先一定要知道手足口病是什么、怎么传播的。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以肠道传播为主的
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肠道病毒多种型别均可引致,其中以肠道病毒7
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16型感染最为多见,尤其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的危害较大。
该病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目前已进入到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需要加强防控工作。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手足口病的儿童和隐性感染者。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粪便、
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都可能被感染。
你可能会想:“我的宝宝一般不出门,接触不到别的生病的孩子,应该不会有事”。
实际上,不光孩子能传播手足口病,大人也能。只是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比较完善,感染肠道病毒后虽然一般不发病,没什么症状,但是依然会传播疾病。所以说成人也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