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疱疹怎么治?手足口病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摘要: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生,一般3—4月逐渐增多,5~7月达到高峰。具有传染性强、传播快的特点,很容易造成集体传染和流行,所以妈妈们要特别留心。
4月以来,各地
手足口病陆续进入高发期。如果孩子
口腔、手、足出现
疱疹、皮疹,爸妈可要引起重视。手足口病有何症状?在高发期如何才能让宝宝远离手足口病?
各地手足口病陆续进入高发期
去年5月大洋网-广州日报曾报道,东莞某幼儿园4岁11个月小朋友黎**因重症手足口病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记者采访时了解到,黎**小朋友从发病到死亡,只有短短的3天多时间。
而今年,各地手足口病开始进入高发期,人民网、深圳商报、南方日报、金羊网、四川在线等媒体陆续报道了相关新闻:
疾控专家表示,因手足口病发病和传染途径的特殊性,幼托机构、游乐场等孩童聚集地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场所,家长和托幼机构需要注意加强预防。
其实,手足口病只要早发现,是完全可防可治的,来了解一下手足口病吧~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发疹性疾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
1型(EV71)最为常见。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特别3岁以下的幼儿发病率最高,跟孩子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关。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生,一般3—4月逐渐增多,5~7月达到高峰。具有传染性强、传播快的特点,很容易造成集体传染和流行,所以妈妈们要特别留心。
手足口病是怎样传播的?
手足口病主要是以人群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如孩子通过接触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或者被病人污染过的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引起感染;
患者唾液中的病毒也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比如患儿打一个喷嚏就可将病毒传播出去,宝宝的玩具、餐具、衣服都可能会被病毒污染,然后通过饮食进入肠道感染。
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手足口病轻症重症不一样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2~10天,平均3~5天,最长可达12天。
轻症表现:
急性起病,初期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
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发生,部分患儿会伴随恶心、呕吐、头疼。
口腔粘膜处出现疱疹,疼痛明显;手、足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也可能在臀部和膝盖出现皮疹,皮疹不痒不痛。也有的患儿不会发热,仅以皮疹为主要表现。
轻症患儿大多在一周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