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系列之:预防接种知识问答
摘要:预防接种的服务对象是健康人群,其安全性历来受到各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疫苗在获得注册前都需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是每年的4月25日。1986年6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协调小组和每年4月25日开展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
预防接种是
传染病综合性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目的是通过接种自动或被动免疫制剂使个体和群体产生自动或被动免疫力,保护个体和人群不受病原因子的感染和发病。今年4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主题是:规范接种疫苗,共建健康生活。
1
接种疫苗安全吗?
预防接种的服务对象是健康人群,其安全性历来受到各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疫苗在获得注册前都需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以确保其不对接种者造成危害。此外,疫苗在上市使用前都要执行严格的批签发制度。在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都有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要求,保证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2
预防接种证有何用途?
预防接种证记录着儿童的许多信息,据儿童基本情况可以推断以后需接种的疫苗、如何同儿童家长联系等,据接种日期可以推断疫苗接种是否合格和及时,据重要疾病情况可以确定该儿童是否需要接种疫苗,据疫苗禁忌症发生情况可以判断该儿童是否可以接种疫苗,发生异常反应时可以根据疫苗批号追查疫苗,据医生签字可以查到该接种的责任人,预约日期可以提示儿童及时进行接种,疫苗知识和接种反应知识可以增进儿童和家长对免疫接种的了解,上托儿所、上幼儿园、上学、出国需要查询预防接种证。
3
如何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手续?
儿童家长应在孩子出生后一个月内持产科医院开具的“新生儿首剂
乙肝疫苗接种单”到户口所在地或现居住地县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所预防接种点免费办理预防接种证,并按照接种单位安排的疫苗接种日期,按时完成后续的疫苗接种。对于遗失接种证者,可到原接种单位办理补办。
4
为什么要对入托入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
目前,除接种狂犬疫苗外,接种其他任何疫苗都有禁忌症,通常的禁忌症有正在患有严重器官疾病,尤其是处于活动期的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正在发热;对疫苗成分过敏等,免疫缺陷儿童不能接种活疫苗。在有明确禁忌症的时候,确实不能接种疫苗,应待接种对象病好后再接种。
5
疫苗接种的一般禁忌症有哪些?
托儿所、幼儿园、学校是人群集中的地方,容易发生传染病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托幼机构、学校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应当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国家和我省教育、卫生部门已经下发了查验接种证的通知。
6
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哪些反应?
孩子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的一般反应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是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这些症状在1-2天内即可自行恢复,一般不需要处理。
7
接种疫苗就能保证不发病吗?
疫苗均具有一定的保护率,但由于受种者个体的差异,少数人接种后不产生保护作用,仍有可能会发病。另外一种情况为偶合发病,如果接种疫苗时受种者恰好处在该疫苗所针对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疫苗还未产生保护作用仍会发病。
8
预防接种前家长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家长应带孩子到政府部门认定的合格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在接种前应向接种人员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便工作人员判断是否可以接种。家长应特别注意孩子有无急性疾病、过敏体质、免疫功能不全、
神经系统疾患等情形,并在接种人员的指导下配合预防接种。
9
孩子预防接种后应注意什么事项?
接种完后在注射地点观察30分钟,接种后1-3天避免激烈运动,接种部位不要按压
按摩,家长回家后仍应注意儿童接种后的情况,如发现接种后出现可疑情况,应立即咨询接种工作人员,必要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正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