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疫苗要注意什么?
摘要: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引起感染。
流感疫苗是人人都应该注射吗?小孩以及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群最应该注射,孕妇注射流感疫苗需谨慎。
老人和小孩的体质较弱,患上流感后果就会十分严重,比如重型流感可以引起病毒性肺炎,易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缺氧,且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
药物。而一些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肺部疾病等,由于平时体质较差,一旦患上流感就会发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有两种,如咽喉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另一种并发症则是原有的慢性病进一步加重,包括心脏病、肺炎、肾脏疾病和糖尿病等,还可能导致相应器官功能的衰竭。所以这类人群也要注射流感疫苗。当然了,他们在注射前需要注意是否在急性感染期或存在过敏体质,如果有上述情况应当咨询专业的呼吸科医师。
为了不影响胎儿,一般不建议准妈妈注射各类疫苗。因此,计划怀孕的妇女,最好在怀孕前半个月预先接种流感疫苗。因为接种流感疫苗以后可以提供长达一年的抗体保护。同时,沈洁还建议其他家庭成员以及平时密切接触者,最好也同时接种流感疫苗,因为流感的传染性很强,一旦家庭成员有人患上流感,就很容易传染给孕妇。
1.传染源
甲型H1N1流感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目前尚无动物传染人类的证据。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引起感染。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4.高危人群
(1)妊娠期妇女。
(2)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
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
(3)肥胖者体重指数≥40危险度高,体重指数在30~39可能是高危因素。
(4)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5)年龄≥65岁的老年人
临床表现
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潜伏期时长1~7天,多为1-3天。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发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8℃,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瑞氏综合征(Reye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流涕、鼻塞、
咳嗽、咳
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腹泻。少数病例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无发热。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2)血生化检查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升高。
(3)病原学检查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可呈阳性。病毒分离呼吸道标本中可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清抗体检查动态检测双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2.胸部影像学检查
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片状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