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秘老不好,吃香蕉就够了吗?
摘要:低纤维饮食是便秘的首要危险因素。不能被消化的膳食纤维进入结肠后能够促进肠道运动,增加排便量。便秘的儿童膳食纤维摄入量显著低于不便秘的儿童,水果和植物性食物摄入量也明显更低。
便秘是儿童最常见的消化道不适之一,可以表现为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排便时间间隔长或有便意而排不出大便等一系列症状,也有人将其定义为每周排便小于3次或排便困难。
长期以来,关于便秘的病因、病理生理和预后的认识不足,大多数便秘的患儿都是由家长根据“经验”自行给予处理,一些措施甚至是有害于孩子的。近年相关的研究填补了大部分空白,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科学地应对
儿童便秘。
▼哪些孩子容易便秘?
大约0.5%的学龄儿童每周排便小于3次,20%的儿童有至少一种便秘的临床特点,近年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便秘的发病率都有大幅上升。
▼哪些因素容易导致儿童便秘呢?
低纤维饮食是便秘的首要危险因素。不能被消化的膳食纤维进入结肠后能够促进肠道运动,增加排便量。便秘的儿童膳食纤维摄入量显著低于不便秘的儿童,水果和植物性食物摄入量也明显更低。
精神紧张也是导致儿童便秘的因素之一。心理因素等可能会通过脑肠轴影响结直肠功能,导致便秘。已经发现的相关因素包括身体或精神创伤、学校压力(与好朋友分开、校园霸凌、考试失利)、家庭影响(家庭成员重病、父母失业、体罚)、战争等,都会导致儿童出现便秘。
牛奶蛋白过敏可能导致儿童便秘。有初步研究发现停止食用牛奶可以缓解部分儿童便秘,但是便秘患儿是否应限制摄入牛奶蛋白尚需进一步研究。
其他危险因素包括极低出生体重、家族史和居住在城市。城市里的儿童摄入大量低纤维的垃圾食品、生活方式缺少运动可能与便秘的高发病率有关。
▼便秘的病理生理
儿童便秘的病理生理受许多因素影响,与各种危险因素的作用相关。许多器质性病变可以导致便秘,但是这些疾病通常都有其他有提示意义的临床表现,很少有仅表现为便秘的器质性病变,90%以上的儿童便秘属于功能性便秘。
排便伴有疼痛是最常见的导致便秘的原因。排便有痛感的儿童常常憋便,直肠黏膜从粪便中继续吸收水分,使得大便干结、变硬,导致排便困难。此时排便非常痛苦,甚至会导致肛门裂伤,进一步加重疼痛,导致儿童继续憋便,引起粪便滞留的恶性循环。直肠逐渐扩张导致巨直肠,直肠感觉减弱、便意消失。
25%-69%的便秘儿童都有肠蠕动缓慢,这些患儿的症状更重。
导致便秘的病因还包括一些肠道疾病(先天性巨结肠、直肠肛门畸形、肠道神经
发育异常),内分泌代谢疾病(甲减、
糖尿病、高钙血症、低钾血症、维生素D中毒),
药物(阿片类、抗抑郁药、抗胆碱能药物),其他疾病(神经性厌食、性虐待、硬皮病、囊性纤维化)。
▼儿童便秘的表现和诊断标准
儿童便秘最常见的表现为排便频率降低和大便变硬。其他症状还包括粪块体积大、排便有疼痛感和憋便的表现,腹痛、厌食、呕吐和直肠出血也是相关表现。便秘是急性腹痛急诊或初级诊所就诊最常见的原因。体格检查可扪及腹部粪块及直肠粪便阻塞。
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参照目前国际通用的罗马Ⅲ标准,分为新生儿/婴幼儿和儿童/青少年功能性便秘。
便秘诊断前提条件:①每周排便≤2次;②在自己能控制排便后每周至少有1次便失禁;③有大便潴留病史;④有排便疼痛或困难病史;⑤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团块;⑥巨大的粪便足以阻塞马桶出口。
新生儿/幼儿(4岁以下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断至少出现以上2条症状,达1个月即可诊断;伴发症状包括易激惹、食欲下降和(或)易饱腹,随着大量粪便排出,伴随症状可很快消失。
儿童/青少年(4岁以上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断必须满足2条或更多,且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标准,确诊前至少2个月满足上述标准,并且每周发作至少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