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果汁是孩子们最爱的饮品。对于那些不爱吃水果的孩子,家长们也有对策,于是开始纷纷往家购入榨汁机,背回一袋袋的新鲜水果,争取给孩子们“最健康、最天然”的维生素补充。
然而,看了最近美国
儿科学会(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的饮食指南,河南商报宝姨觉得,喜欢给孩子喝鲜榨果汁的,都得留意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2017年美国儿科学会对儿童饮食都做了哪些指导吧。
建议
1岁以内的婴儿绝对不能喝果汁(无论纯果汁与否)
美国儿科学会在5月22日更新了婴幼儿饮食指南,其中特别强调:对于不满1岁的婴儿,果汁没有任何营养优势,所以:1岁以内的婴儿绝对不能喝果汁(无论纯果汁与否)。
此外,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婴幼儿就每日摄入的果汁量也给予了推荐:
1、对于1~3岁幼儿,建议一天最多给予4盎司(1盎司=29.27毫升)果汁;
2、4~6岁不超出6盎司;
3、再大点的儿童一天不要超过8盎司。
这也是该学会时隔16年(2001年,建议半岁以下宝宝不喝果汁),首次对果汁的推荐做了调整。
美国儿科学会也指出,果汁缺乏膳食纤维,家长应更多地鼓励孩子吃新鲜水果。
我们先来看看美国儿科学会到底给了哪些建议与推荐吧:
1、除非临床治疗需要,否则不应给12个月内婴儿饮食中添加果汁。
2、如果是因为医学需要而要给孩子喝,应该用杯子而不是用瓶子来喝。此外,应避免在睡前给予幼儿果汁。
3、应鼓励孩子吃全果,以满足推荐的每日水果摄入量,且有纤维摄入的益处;消耗同样的
卡路里,吃水果比喝果汁要花更多的时间。
4、对于婴儿来讲,母乳和婴儿配方奶就能满足液体需要;对于更大一点的孩子来讲,喝低脂/脱脂奶和水就够了。
5、婴儿、儿童和青少年都不应该喝未经巴氏消毒的果汁产品。
6、任何儿童服用经CYP3A4酶代谢的
药物时,应避免饮用葡萄柚汁。
7、儿科医生应告诉孩子、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吃水果和果汁的区别。
其实,关于这一点,河南商报宝姨也多次说过。
在郑州市儿童医院儿保科主任朱晓华看来,榨汁后丢弃的果泥、果渣,富含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对宝宝有利。“单喝果汁不仅舍弃了水果的部分营养,还对宝宝成长不利。”她说。
首先,宝宝需要品尝各种质地、口味,如果各种水果都是以液体形态出现,对宝宝的认知不好。
其次,咀嚼是宝宝必不可少的“锻炼”。各种水果都“一饮而尽”,宝宝“省事”了,可咀嚼肌的锻炼机会却错失了。
“咀嚼肌如果得不到锻炼,会导致宝宝说话口齿不清。”朱晓华说。
朱晓华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喝果汁,不论从营养角度,还是宝宝成长角度来看,都不如直接吃水果!
那么,新鲜水果怎么吃?小宝宝刮果泥、切果片,大宝宝切块或者直接吃,这些“原始”吃法才更有益。
危害
宝姨还报道过,市民李先生在儿子半岁后,每天都会给他榨一杯鲜果汁,从来不让他沾碳酸饮料。就是这样一个自认为“健康”的举动,却伤害了孩子的牙齿,到11岁时,孩子满口烂牙。
郑大三附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口腔科主任闫长山说,很多人都知道碳酸饮料会腐蚀牙齿,而天然水果压榨而成的果汁很受家长欢迎。事实上,果汁压榨后会释放出更多的糖分和果酸,软化牙釉质,时间长了这层保护层就会脱落,当口腔里的细菌遇上高糖,也会发酵产酸,加速牙釉质脱矿溶解。
“果汁对牙齿的酸蚀不亚于碳酸饮料。”闫长山说,果汁对牙齿的酸蚀常常集中在门牙上,尤以上门牙最为突出,此处的牙釉质最薄。乳酸饮料、酸奶和李子、葡萄等酸性水果对于牙齿的腐蚀力也不容忽视。
闫长山说,从保护牙齿的角度来说,直接吃水果肯定更好,块状的水果还能锻炼牙齿的咀嚼能力。
如果孩子一定要喝果汁,那就必须要做好防护。也就是说,尽量用吸管喝,让果汁直接到
喉咙,而不是长时间在牙齿间停留,喝完立刻用水漱口。并且千万不能马上刷牙。
刚喝完果汁、酸奶后,牙釉质上会形成很多细小的微孔,硬度下降,这时候刷牙会对它形成二次伤害。正确的方法是先用清水漱口,半个小时后再刷牙。
【提醒】
千万别用果汁服药
有的家长,怕孩子吃不下药,就选择用果汁送服药物,或吃药后立即喝果汁或吃水果,事实上,这样做果酸会中和碱性药物,或使药物提前分解,降低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