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儿童用药 > 吃大人的药,捏鼻子喂药,宝宝喂药误区汇总

吃大人的药,捏鼻子喂药,宝宝喂药误区汇总

2017-06-28 来源:宝贝堂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在进口药的说明书上尽可能详尽地列举副作用,这其实是对使用者的一种保护,提醒患者合理用药。服药后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可以及时与药品说明书核对
  1、小孩吃大人药
 
  据报载,一位粗心的爸爸在4岁的儿子感冒时,随手拿了自己前段时间吃剩的速效感冒胶囊给孩子服用。没想到,孩子出现了惊厥……儿科医生指出,感冒是儿童的常见病,但是服药却不能随意。儿童最忌服速效感冒胶囊。这是因为他们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肝脏解毒功能也不健全,在感冒发热时若服用速效感冒胶囊,易引起惊厥,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甚至肝脏损害。
 
  许多家长都知道儿童用药应慎重,但不少家长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将成人药物减半或减量就可以。其实,有些药不适合儿童服用,并非减量就行。
 
  陈福雄指出,像一些缓释胶囊就不适合剥开分份服用,因为这些药物使用了特殊的制剂技术,用胶囊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和数量,如果为了减少分量而剥开给孩子吃,就将会破坏药品的结构,导致大量的药物瞬间释放,达不到缓释及控释的效果,极易造成毒副作用,产生毒性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2、不仔细看药品说明书
 
  很多家长在药店买药之后,不认真看药品说明书(最多看看“用量”)就给孩子喂药了。这种做法是错的。因为药品说明书可以帮助家长对该药的成分、适应症、禁忌、副作用及药品贮藏等各方面的认识。要知道,凡是药物都有或多或少的副作用,既不能因惧怕副作用而因噎废食,也不要对说明书上所写的副作用置之不理。
 
  在进口药的说明书上尽可能详尽地列举副作用,这其实是对使用者的一种保护,提醒患者合理用药。服药后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可以及时与药品说明书核对,有助于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停药或更换其他药品。所以,家长在给孩子用药之前,应仔细阅读。这是合理用药的一个重要步骤。
 
  3、凭经验给孩子用药
 
  “久病成医”,一些孩子会经常感冒发烧,家长就在家备上很多感冒药、退烧药,一旦孩子出现症状,就“凭经验”给孩子服药。邓力指出,孩子的咳嗽流鼻涕、发烧等这些症状也许根本就不是家长以为的“普通感冒”,家长自己给药很容易误判断,延误治疗。
 
  4、差不多、随意吃
 
  随意给药,这一点是很多妈妈行为习惯的特点。陈福雄说,给孩子的药物,有两种剂型特别容易随意。第一类是需要掰开来吃的药片,另一类是药水。那么小的药片要均匀分成两三等份,家长常常办不到,也觉得多一点点无大碍;而药水如果没有配刻度量器,家长给孩子喝药水常常也很随意。
 
  实际上,准确地把握用药剂量是非常重要的。陈福雄指出,药品一旦超出儿童适用的剂量,容易引发中毒,而剂量过少又不易达到疗效,因此家长在细节上必须严谨一点。
 
  5、“补药”就多吃一点
 
  许多家长都担心孩子缺乏营养而长不高、长不快,于是长期给孩子吃钙片、鱼肝油、维生素等“补药”。
 
  专家认为,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来说,最重要的是营养均衡、运动锻炼及充足的睡眠,长期给孩子服用“补药”,常常会造成药物过量而中毒。
 
  6、捏着鼻子给孩子灌药
 
  5岁的妞妞感冒了,她一向都怕吃药,见着给药的瓶子放在面前,就开始哭闹。于是,爸爸妈妈一人抱着孩子,不让其动弹,一人捏住了妞妞的鼻子,把药水全部灌进她的嘴巴。在哭闹中,药液呛进妞妞的气管中……几乎是每个家长都给孩子灌过药,所幸的是,并非所有的孩子都像妞妞一样发生误吸的事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