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咳嗽流鼻涕食疗?小儿鼻塞治疗?
摘要:宝宝咳嗽,妈妈看着心疼,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所以,偏方就悄然的进入了妈妈的心中。现在的妈妈喜欢用热饮止咳的偏方,认为多喝温热的饮料如温开水、温牛奶,可使黏痰变得稀薄,容易咳出。
宝宝容易生病,经常发烧。但是发烧大多数会伴随着
咳嗽,咳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气喘不说,光是喉咙中搁着一块
痰都已经难受非常了。许多妈妈为了宝宝的不那么难受,找来了很多的偏方。
下面来看看一些治疗小儿咳嗽的偏方,看看哪些偏方靠谱,哪些不靠谱,从而对自己的宝宝对症下药。
1
热饮止咳
(靠谱)
宝宝咳嗽,妈妈看着心疼,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所以,偏方就悄然的进入了妈妈的心中。现在的妈妈喜欢用热饮止咳的偏方,认为多喝温热的饮料如温开水、温牛奶,可使黏痰变得稀薄,容易咳出。
解释:多喝温热的饮料可使黏痰变得稀薄,容易咳出。最好让孩子喝温开水或温牛奶、米汤等,也可给孩子喂兑温开水的鲜果汁。果汁应选刺激较小的苹果汁或梨汁等,避免喂橙汁、西柚汁等柑橘类果汁。
七嘴八舌:洋洋昨天从幼儿园回来后,临睡前突然感到全身发冷,一直喊头疼、鼻塞流涕,并且咳嗽有些白痰。妈妈一摸孩子的头,感觉有些发热,于是赶紧给孩子试体温,结果洋洋发热了,体温37.9℃。而且咳嗽得非常厉害。看完医生以后,洋洋还是一直很痛苦。让他张开嘴巴,发现痰都积聚在喉咙里头,咳不出来,痒痒难受,妈妈也心疼。妈妈怕洋洋发热加重,让洋洋多喝暖水,慢慢的,随着一声的咳嗽,洋洋把喉咙里的痰吐出来了,人也舒服了,也肯吃东西了,妈妈才安心。
2
热水袋敷背止咳
(对寒咳靠谱,对热咳不靠谱)
为了减轻宝宝的咳嗽,有许多的妈妈用40℃左右热水袋敷于背部靠近肺的位置,可以缓解咳嗽的症状,这就是热水袋敷背止咳法。
解释:热水袋敷背的方法适合寒邪引起的咳嗽,寒邪引起的咳嗽,用热水袋敷背,热气会通过背部传送到呼吸道、气管、肺等部位。这些部位受热后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就可以增强驱走寒气的功能,加速代谢循环,对缓解和治疗咳嗽有一定帮助。
如果是肺热引起的咳嗽就不能采用热水袋敷背法,因为这样只会积聚更多的热气,使肺部散热更慢,宝宝咳嗽也更加严重。
七嘴八舌:小丽平时很健康。最近妈妈带小丽去了外婆家。外婆特别疼爱这个外孙女,恨不得将家中所有的好吃的都让孩子吃了,而且吃的越多外婆越高兴。小丽也是来着不拒,因为在家里妈妈可是不让她这样吃,零食总是限制她,这回妈妈只顾着和舅舅聊天,也顾不得小丽了,小丽吃得肚瓜滚圆。没有想到第三天,小丽受寒就开始发热,两颊烧得通红、呕吐、口臭、咳嗽,痰还特别的多,都是黄痰。
小丽咳嗽更加严重,呼吸急促,痰也越来越多。这里是农村,交通不便,要等到明天才可以带她去看医生。于是我就用偏方热水袋敷背止咳,用40℃左右热水袋敷于背部靠近肺的位置,认为可以帮助她缓解症状,但却越来越严重。最后看医生请教,才知道热水袋敷背的方法适合寒邪引起的咳嗽,如果是肺热引起的咳嗽就不能采用。
小提示:敷背时先用一块毛巾包住热水袋,然后轻敷于后背,每次半小时左右,可根据病情轻重,适当延长或缩短热敷时间。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总是固定在一个地方敷,可前后左右来回移动热水袋,这样散热的范围更广。而且用热水袋敷背,水温要以病人能够耐受的温度为宜,并用毛巾将热水袋包裹好,使之均匀、
持久散热,以防烫伤人。敷背时间在30分钟左右,在此期间可以通过调整热水袋的位置,使整个背部均匀受热。
学习中医养生,来华仲歧方经络养生学堂
在不需要吃药的情况下,妈妈可以试试用中医的外治疗法、
食疗法帮宝宝缓解发烧、鼻塞、流涕、咳嗽等各种感冒症状。
中医认为,感冒初起时,邪气尚在浅表,此时干预治疗最容易痊愈。通常情况下,一岁以上、平时不经常生病、体质还不错的宝宝,如果只有轻微的感冒症状,如流清鼻涕、
打喷嚏、轻微鼻塞或咳嗽,可以先不用药,多喝水,用一些推拿的方法来缓解感冒症状。
但是,病情变化快是小宝宝感冒的一大特点。绝大部分宝宝感冒初起时都是因为受寒,之后容易演变成热症,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看到宝宝最初两天流清鼻涕,后来就变成了浓鼻涕。所以一旦宝宝出现咽喉肿痛、高热不退、咳嗽剧烈、鼻涕和痰浓黄,应该立刻带宝宝去医生诊治。
发烧
宝宝感冒时,发烧是最让妈妈担心的,中医退烧的思维与西医不同,西医认为感冒初期是病毒引起的,此时缺乏有效的抗病毒方法,退烧药只是暂时退热,而中医认为感冒初起多是因受寒,此时疏风散寒多会取得较好疗效。你可以根据宝宝的情况选择下面的方法为他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