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疾病治疗 > 小儿肌性斜颈宜尽早正规推拿治疗,家长千万不要傻傻的等待!

小儿肌性斜颈宜尽早正规推拿治疗,家长千万不要傻傻的等待!

2017-06-20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小儿肌性斜颈是指因胸锁乳突肌挛缩所造成的斜颈。本病多发现于出生后两周左右。发病率0.3%~0.5%。1/4发生在右侧,1/5伴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歪脖子”在医学上又称小儿斜颈,发病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属先天性的原因有肌性斜颈和脊椎发育畸形。后天性的原因有冷风侵袭、感染和创伤导致的急性斜颈,由于眼睛斜视导致的眼性斜颈,还有一种痉挛性斜颈。最常见的是先天性肌性斜颈。该病在早期进行正确有效推拿治疗,大多数患儿可以完全得以治愈。
 
  小儿肌性斜颈如果发现的早,就可以及时的按摩纠正,不需要手术的。如果一直没注意,孩子越来越大,骨性已经长好,治疗起来就比较麻烦而且会给您的孩子带来很大的危害!

  小儿斜颈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
 
  小儿肌性斜颈是指因胸锁乳突肌挛缩所造成的斜颈。本病多发现于出生后两周左右。发病率0.3%~0.5%。1/4发生在右侧,1/5伴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可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本病应及早治疗,按摩推拿对于6个月以内的患儿有较好的疗效。
 
  一、病因
 
  本病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目前有三种学说:产伤学说、宫内发育障碍学说、缺血性肌挛缩。但这三方面也不能完全解释本病,常见的病因如下:
 
  1、产伤出血,分娩时胎儿一侧胸锁乳突肌受产道或产钳挤压至出血、机化形成挛缩。
 
  2、胎位不正,影响了一侧胸锁乳突肌的血液供应,引起缺血性改变所致。
 
  3、胎儿在子宫内,头偏向一侧,与产程无关。
 
  4、感染性肌炎所致。
 
  5、遗传性疾病。
 
  二、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1.颈部歪斜:颈部歪向患侧,而颜面旋向健侧,逐渐出现脸部不对称,严重者甚至出现颈侧弯,椎体契形变及斜视等表现。
 
  2.颈部包块婴儿出生时并无异常,一般于生后2周左右颈部出现肿块就诊,多见于右侧。于受累侧胸锁乳突肌中、下1/3可触及圆形或椭圆形包块,质硬,可移动,按压时婴儿哭闹。但肿块无红肿热痛的感觉。
 
  3.颈部B超:患侧可见肌性包块。
 
  四、诊断
 
  颈部歪斜,头喜偏向患侧,晚期有头面部畸形,有胎位不正或臀位产史。颈部B超:患侧胸锁乳头肌可见包块。X线表现:颈椎未见骨骼改变。
 
  五、治疗
 
  早期诊断治疗十分重要,越早效果越好,一般满月后即可来医院推拿治疗。
 
  小儿肌性斜颈的推拿治疗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张世卿教授提出了小儿肌性斜颈六部推拿法:
 
  1、患儿取仰卧位,用拇指在患侧胸锁乳突肌施以推擦法,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为防止擦破皮肤,可先涂润滑剂(滑石粉,爽身粉均可)。
 
  2、用拇指按揉患侧以放松局部再用中指、食指在患处自上而下地左右揉动,以舒筋活血、缓解痉挛。
 
  3、用拇指、食指于患处两侧进行左右捏拿、弹拨,以消散结块、增加血液循环。
 
  4、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儿头顶,使患儿头部渐渐向健侧部倾斜,逐渐拉长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切忌用暴力),使之舒通气血,分离黏连。
 
  5、右手托扶患儿前下颌处,另一手抱住头枕部,把头略往上牵拉,然后向左右方向旋转,在旋转法施行完毕后,将头部做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摆动。用力不宜过猛,操作要柔和,速度不宜太快。
 
  6、如果出现高低肩、脊柱侧弯、长短腿等情况,要配合脊柱软组织调整手法。
 
  掌上君温馨提示:
 
  (1)本病当与骨性斜颈、姿势性斜颈、眼源性等斜颈相鉴别。
 
  (2)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一般在出生3个月以内开始治疗更好。当肿块消失后,应继续推拿,直至颈部活动正常为止。
 
  (3)亲人或者保姆要根据不同的病变位置,选择自己在喂奶和睡觉时的位置关系。比如说孩子是右侧斜颈,就要在喂奶和睡觉时把孩子放于您的左侧,反之亦然。
 
  (4)斜颈患儿,还应注意检查是否伴有其他先天畸形特别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可去医院拍双侧髋关节X线加以确诊)。
 
  (5)小儿不宜过早直抱,防止发生姿势性斜颈。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