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儿科频道 > 疾病预防 > 预防接种 > 高危儿宝宝脑损伤,预防针就是大老虎?!

高危儿宝宝脑损伤,预防针就是大老虎?!

2017-06-15 来源:贝蓓儿童康复指导中心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脊灰每200例感染病例中会有一例出现不可逆转的瘫痪。在瘫痪病例中,5%至10%的患者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1988年中国执行免疫以来,脊灰病例数减少了99%以上
  作为脑损伤的特殊宝宝,各种喂养、发育、成长都牵挂着每位父母,而预防针也理所当然成了特殊宝宝父母心中一道关卡。各地方防疫站和医生都有不同的回答,有的地方甚至需要开具医生证明,或者做核磁才可以接种,更有甚者有脑损伤不予以接种任何疫苗。预防针对于脑损伤的宝宝到底应不应该接种,有没有危害?
 
  注:
 
  首先这不是一篇科学性论文,也不涉及利益方,只是本人咨询很多疾控中心和翻阅大量资料的汇总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不正之处敬请谅解。如果您对以上有任何怀疑,建议您不要继续往下阅读。
 
  言归正传,先看一组数据:
 
  肺炎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病因,占五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的15%。仅仅2013年,肺炎就造成至少93.5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即每30秒就有一名五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世卫组织将肺炎疫苗和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列为高度优先推荐接种的疫苗。
 
  乙肝中国没有乙肝疫苗前,每年有150万儿童患上慢性乙肝感染,乙肝病毒的传染性是艾滋病毒的50-100倍。开展免疫以来,中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新发感染下降幅度超过95%,在一岁前感染乙肝的婴儿中,90%的孩子会发展成慢性乙肝患者。据估计,全世界大约有20多亿乙肝感染者,其中,约3.6亿为慢性感染,并有因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等原因发生严重疾病和死亡的危险。2000年通过数学建模估算显示,在全球范围内,乙肝相关疾病每年导致约600,000人死亡。
 
  破伤风一种由产毒的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引起严重的疾病,累及人体肌肉和神经。成人死亡率20%~40%,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达90%。破伤风通常是致死性的感染性疾病,在全球许多地方,破伤风仍然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热带发展中国家中最贫穷的一些地区,这些地区破伤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主要由破伤风所致。2002年,全世界因破伤风所致的死亡总人数约为213,000人,其中新生儿死于破伤风者约占18万人,孕产妇死于破伤风者可能高达15,000~30,000人。
 
  脊灰每200例感染病例中会有一例出现不可逆转的瘫痪。在瘫痪病例中,5%至10%的患者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1988年中国执行免疫以来,脊灰病例数减少了99%以上,从当时估计的35万例减至2013年的406例报告病例。脊灰目前没有特效药,有很高的残障率。
 
  HIB2000年,全球未广泛引进Hib疫苗;当年,Hib在全球至少导致813万名(不确定度范围:733万~1320万)1~59月龄儿童罹患严重疾病,并造成37.1万人(不确定度范围:24.7万~52.7万)死亡。截至2008年,全球共有136个会员国引进Hib疫苗;据估计,Hib在当年共造成20.3万名(不确定度范围:13.6万~28.1万)60月龄以下儿童死亡。
 
  流行性乙型脑炎亚洲最常见的一种病毒性脑炎。据估计,乙脑病毒每年至少造成50,000例临床病例,其中多数为10岁以下儿童,导致约10,000人死亡,另有约15,000例病例留有长期的神经-精神性后遗症。
 
  麻疹病毒麻疹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麻疹仅见于人类,据估算,2001年全球因麻疹造成的伤残调整生命年损失为2300万人年。2007年,第一针麻疹疫苗在全球的接种率达到了82%;据估算,从2000年至2007年,麻疹所致死亡人数从75万人下降至19.7万人。麻疹无特异疗法,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失明、脑炎、重症腹泻、耳部感染和肺炎等,营养不良儿童和免疫低下者情况尤其严重。2005-2008年期间,中国的麻疹平均发病率为6.8/10万,病例数占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总数的90%以上。
 
  百日咳引起全球婴幼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使在疫苗接种率较高的国家,百日咳仍是一个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据WHO估计,2008年全球百日咳发病约1600万例,其中95%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约19.5万儿童因此死亡。2008年全球通过接种百日咳疫苗,避免了约68.7万例死亡。
 
  每一种疫苗预防的身后都代表着非常严重的传染病。每一项数据背后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预防针为人类和传染病的斗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挽救成千上亿人的生命,接种预防针成了保护人类免受病痛的一道最有效屏障。预防接种的收益远远大于风险,是控制疾病风险最小也是预防成本最低的,这也是全球达成的共识。
 
  脑损伤宝宝作为特殊群体面对医生和防疫工作者时,却无奈的遇上了各种情况,全国也没有对特殊宝宝统一的疫苗接种管理办法,各个地方管理政策千差万别,也有各种传言让家长不知所措,也因此很多家长主动放弃接种预防针,这是不可取的,也是人为设置的预防针接种障碍,婴幼儿在4-6个月的母传抗体消失后如果没有预防针的保护会有极大的健康风险。
 
  脑损伤宝宝预防针能否按计划接种,据目前资料显示:如果没有进行性加重的神经系统问题(癫痫),可以接种所有疫苗(包括疫苗名称中含“脑”字的疫苗);如果有进行性加重的神经系统问题,避免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即可,其他疫苗仍可接种。
 
  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有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避免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并没有提到其他疫苗,如果癫痫,算进行性神经系统疾患的话,也只需要避免接种白百破疫苗。不能因为乙脑和流脑疫苗中有个“脑”字,就认为会引起神经系统问题,除非当前在疾病发生期,脑损伤本身不是疫苗禁忌,只有免疫缺陷和严重过敏才是疫苗的禁忌,脑损伤宝宝接种不良率不高于普通宝宝,完全没有必要夸大风险或做任何猜测,未经证实的疫苗不良反应谣言以及被夸大的风险,在历史上已造成很多惨痛的教训。但是脑损伤宝宝预防针接种问题,国际发达国家采取的更为开放的方式,基本上所有疫苗都按计划接种。
 
  北大神经内科权威专家姜玉武教授的门诊中,癫痫的孩子,或者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孩子能不能打预防针也是在门诊中反复被家长提及的。姜玉武教授反复强调:研究表明,打预防针是否安全或者出现不良反应,与是否存在神经疾病无关。预防针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目前有很多观念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目前研究表明,打预防针出现不良反应,是非常小概率事件,而且,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主要是与接种时的免疫功能有关(免疫缺陷包括基因遗传问题导致的免疫问题),或者是否存在过敏有关,而没有证据表明与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疾病有任何关系。而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绝大部分并不存在免疫缺陷,所以患有癫痫的孩子与其它人打疫苗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没有显著差异。但是疫苗所预防的疾病可能导致的后果很可能比癫痫更严重,所以无论美国还是日本,癫痫病人接种所有疫苗都是不延时的,当然具体的地方可以执行会有不同。
 
  很多人之所以会误认为疫苗不良反应和神经系统有关,是因为疫苗出现不良反应后经常攻击神经系统,而导致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抽搐、昏迷等,但这与既往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疾病是没有关系的。
 
  美国曾对白百破容易引起抽风进行过研究,调查发现,如果以前有过热性惊厥或癫痫的孩子可能比没有热性惊厥或癫痫的孩子更早出现抽风,但是它的危险性并没有增加,也没有影响远期预后,而且只是可能发生但未必一定发生。即使正常儿童热性惊厥发生率为4%,打疫苗后相对来说容易引起发烧导致热性惊厥,所以打疫苗后合并热性惊厥是相对常见现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就变成了癫痫,癫痫病人打疫苗也可能出现热性惊厥,但这并不意味着癫痫变坏了,也不是说打了疫苗后发作一次将来癫痫就好不了或晚一点再好。
 
  为此,姜玉武教授也曾查阅过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的疫苗接种指南,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在国际交流时也亲自咨询过这些国家的相关权威专家,他们一致认为:神经系统疾病患儿不是疫苗接种的禁忌,神经系统疾病也不是延迟接种的指证,所有神经科病人打疫苗风险并不高于普通人群,按计划接种任何疫苗。
 
  ↑
 
  上图为免疫程序计划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公民如无禁忌,应当免费接种一类疫苗,国家把疫苗分为一类和二类并不是说一类疫苗比二类疫苗更重要,如果分为收费和免费疫苗作区分可能更容易理解,条件允许尽可能按计划接种所有疫苗。国际上多种疫苗同时接种甚为广泛和普遍,最多一次可以接种五种疫苗,口服加四肢。而我们国家在接种程序上相对落后,每种疫苗要求2-4周时间间隔,如果当地允许尽可能同时多种疫苗同时接种以便及时起到保护作用。目前联合疫苗应用前景也给人很多期待,像五联疫苗、四联疫苗,五联疫苗4针相当于普通免疫程序的12针,减少8针,少去8次防疫站同时也减少8针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反生率。
 
  上述是提供给家长国内一线城市疾控中心主流建议和国际上关于疫苗的相关信息,当然也不能回避疫苗的副作用,和所有药物一样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非常严重后果,正常宝宝也有可能发生疫苗副作用,再小概率,个体遇上了也是100%,不过需要告知家长的是:现在疫苗预防的疾病,每一种病如果得上,都比副作用要严重很多倍。凡事都要权衡利弊,比如乙脑疫苗,如果打了,也许会引起发烧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但是这种概率非常非常非常小;而如果不打,一旦得上乙脑,几乎都会留下后遗症,而且病死率很高;再比如麻腮风,一旦得了并发症脑炎的概率是1/300,而疫苗副作用出现的概率是小于百万分之一。
 
  所以总体来讲:
 
  1)接种疫苗的风险是远小于获益的,仅单次的事件不能推出因果关系,不能一个宝宝因为疫苗产生不良反应就认为疫苗对宝宝是有害的推论,
 
  2)而且目前也没有研究表明,神经系统疾病的孩子接种乙脑疫苗的风险大于其他普通婴幼儿。
 
  3)疫苗都是经过数年研发和多期的临床验证才能上市,都是相对安全的,接种处红肿,发烧等都是常见的副作用,一般不需要治疗,2天左右消失,具体打不打疫苗,还是要家长权衡利弊自己决定。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