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预防 > 预防接种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您准备好了吗?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您准备好了吗?

2017-06-08 来源:泰博儿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保护机体抵抗疾病及感染,当一种微生物(细菌或病毒)侵犯人体时,免疫系统发现这种微生物并产生抗体,抗体抵抗感染从而预防了疾病的发生。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您准备好了吗?

  2017年4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疫苗知识。

  part1

  疫苗接种是怎么回事?

  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保护机体抵抗疾病及感染,当一种微生物(细菌或病毒)侵犯人体时,免疫系统发现这种微生物并产生抗体,抗体抵抗感染从而预防了疾病的发生。抗体还能够预防宝宝将来不患特定的疾病,如果宝宝再次接触这种微生物,宝宝的免疫系统会迅速产生更多的抗体去杀灭微生物,从而有效的保护了宝宝。譬如,得过水痘的宝宝一般不可能再次得水痘,即使他和感染水痘的宝宝有过密切接触。疫苗主要是刺激宝宝的机体产生抗体,但和细菌及病毒不同,疫苗一般不会导致宝宝得病。疫苗的出现是为了消灭传染病或降低患病几率,疫苗是最经济、最简便、最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手段。

  免费和自费疫苗都推荐接种

  免费疫苗又称为Ⅰ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必须按规定接种。

  自费疫苗指的是Ⅱ类疫苗,是指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需要注意的是,Ⅱ类疫苗虽然是以自费自愿原则接种的,但是并不代表不重要,只是因为国家经济能力有限而决定的。

  除了Ⅰ类疫苗外,Ⅱ类也很重要,也推荐接种。对于免费疫苗的接种,大致时间如下:

  出生24小时内——乙肝疫苗—第一针;卡介苗—初种;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针;

  2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一针;

  3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二针;百白破疫苗—第一针;

  4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三针;百白破疫苗—第二针;

  6月龄——百白破疫苗—第三针;乙肝疫苗—第三针;A群流脑疫苗第一针;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针;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针;

  1岁——乙脑疫苗—初种;

  1.5至2岁——百白破疫苗—加强;脊髓灰质炎糖丸—部分加强;乙脑疫苗—加强;甲肝疫苗;

  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针(也可用A+C群流脑疫苗)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加强针;

  6岁——麻疹疫苗—加强针;白破二联疫苗—加强针;乙脑疫苗—第三针;A群流脑疫苗—第四针;

  12岁——卡介苗—加强针。

  计划外疫苗能预防多发的传染病

  计划外疫苗的防病作用与计划内疫苗同样重要,而且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得到证实,只是国家还没有条件实行免费供应,需要家长根据条件选择给宝宝接种。这类疫苗能够预防一些宝宝易感而且危害较大的传染病,例如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预防相应感染引起的肺炎、脑膜炎等传染病;肺炎疫苗预防相应感染引起的肺炎、中耳炎等疾病;水痘疫苗预防水痘及其并发症如皮肤感染、肺炎和脑炎;轮状病毒疫苗预防相应感染引起的秋季腹泻等。

  不同疫苗有预防不同疾病的作用,家长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按照医生建议,接种一些能预防高发且影响较大的疫苗,如肺炎疫苗、Hib疫苗等。

  part2

  如何选择接种疫苗?

  7价和23价肺炎疫苗接种年龄不同

  很多病毒跟细菌都可能引起肺炎,而肺炎疫苗预防的是肺炎链球菌引起的急性鼻窦炎、中耳炎、脑膜炎、骨髓炎等疾病。肺炎链球菌无法预防其他病毒或者细菌引起的肺炎。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最常见季节是冬季和春季,也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峰期。如果经济能力可以接受,均建议接种。但目前我国7价肺炎疫苗在国内全面断货,13价疫苗在国内还未批准上市。关于7价和23价注射年龄有所不同,7价为结合疫苗,对于2月龄以上的人群都可以产生免疫效果。23价为多糖疫苗,2岁以下的儿童使用,免疫效果不理想,适用于两岁以上人群。

  Hib疫苗用于预防脑膜炎等疾病

  b型流感嗜血杆菌简称Hib,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染,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很容易被传染。Hib疫苗属于二类疫苗,是自愿、自费接种的。它是用于预防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如:脑膜炎、肺炎、咽喉炎、败血症等。在应用疫苗前,b型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的病死率约为2%-5%。而且15%-30%的病例会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果家庭经济状况允许,为宝宝接种b型嗜血流感杆菌结合疫苗还是有必要的。

  国产、进口疫苗都有安全性保障

  无论进口还是国产疫苗均被证实是有效的、安全的,区别就是进口的价格稍贵。选择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取决于个人对疫苗性能与价格这两个因素的重视程度。性能至上者,可以选择进口疫苗;讲究性价比和经济情况一般者,可以选择国产疫苗

  part3

  接种疫苗注意事项

  接种前确认身体为健康状态

  宝宝接种疫苗前应当确认是健康状态,非疾病急性期。接种疫苗完毕后留院观察30分钟左右,若有反应医生会及时处理。回家后的护理应当注意多休息,多喝水,家长注意监测孩子的体温变化和精神状态,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如出现发热、接种部位红肿等反应是正常现象,对症护理给退烧药或红肿部位温凉毛巾冷敷即可。如出现严重皮疹,心慌、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四肢抽搐、呼吸困难等情况应马上就医。

  接种后出现变态反应及时就诊

  疫苗对人体来说是一种外来的刺激,接种后绝大多数人获得对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的同时,由于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和机体的个体差异,个别宝宝疫苗接种后,会出现发热、流鼻涕、头疼、腹泻、食欲不振、针眼部红肿、疼痛或出现硬结等炎症反应,这是疫苗的一般反应,这类反应一般不需特殊处理,2-3天可自行恢复,不会引起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但极个别宝宝由于个体差异,如过敏体质者,接种某种或某些疫苗后可能发生如无菌化脓、皮疹、过敏性休克等变态反应,这是异常反应,需要到医院诊治。还有一些不良反应与疫苗本身无关。比如宝宝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存在尚未发现的基础疾病,在接种疫苗后巧合发病,称为偶合症。

  补种疫苗时间间隔要恰当

  接种疫苗是可以适当推迟的,不过按时接种是最好的,但因宝宝生病或其他原因,不能按时接种疫苗的情况也是比较普遍的。如果没能按时打,可以在孩子健康状况较好的时候再慢慢补种,一般情况下,在上学前会要求婴幼儿补种完遗漏的疫苗。疫苗的主要作用是预防儿童感染相关疾病,按时接种疫苗可以更好地保护孩子健康,不按时注射疫苗会增加孩子的感染风险。而补种疫苗只要间隔恰当,对孩子的健康是不会有不良影响的。补种疫苗对预防相关疾病的作用和按时接种基本是一样的。一般父母应当配合接种医生,提供宝宝的健康情况(如发热、腹泻、咳嗽等),比如发现宝宝体温超过37.5度,或者处于急性疾病期或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应暂缓接种。如患有癫痫、脑炎后遗症等儿童,不建议接种乙脑、流脑、百白破疫苗。患有活动肺结核、心脏、肾脏病变、肝硬化、血液系统疾病、活动性风湿病、严重化脓性皮肤病的重症慢性病病人,应暂缓接种。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