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预防 > 饮食保健 > 健康学堂|夏日时节保童子,食疗敷贴育儿壮!

健康学堂|夏日时节保童子,食疗敷贴育儿壮!

2017-06-04 来源:儿童健康情报站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昨天六一儿童节过去了,儿童节往往处在小满和芒种前后,此时对幼儿的保健有哪些注意要点呢?

  健康学堂|夏日时节保童子,食疗敷贴育儿壮!

  昨天六一儿童节过去了,儿童节往往处在小满和芒种前后,此时对幼儿的保健有哪些注意要点呢?

  小满过后,气温逐渐升高,雨量增多,天气闷热潮湿,人体排汗后湿热交加,极易引发一系列与气有关的疾病,中医称之为“湿邪”。中医学认为,脾“喜燥恶湿”,湿易困脾而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呕吐、腹泻、舌苔白腻或黄腻等脾胃运化功失常的症状。同时,小满湿热的气候也是各类皮肤病的高发时节,容易患湿疹、荨麻疹等,对于“脾常不足”的小儿尤为明显。

  芒种时节,我国南方雨水较多,天气炎热,水汽蒸腾,湿热交结,困阻脾胃。小儿脾常不足,喜燥恶湿,湿热之邪易于伤脾,脾失健运,则小儿消化功能减弱容易表现为食欲不振、困倦乏力、恶心呕吐等脾虚湿困的症状。“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这句谚语形象地描述了芒种时节人们懒散混沌的状态。同时,此时气温升高可致机体新陈代谢旺盛,体能消耗增加,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增多,若蛋白质摄入不足,会直接影响健康。

  因此,在这两个节气前后,小儿养生健脾为要,健脾重在运脾,调理脾胃。调理重在运脾化湿,脾气得运,湿邪乃去,水谷精微得以充分吸收,以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小儿体质常有偏颇,有阴证、阳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等不同。

  药膳食疗调治的原则

  就是“有余者损之”,实热证必须泄热,实寒证必须祛寒;“不足者补之”,如阴虚的虚热证当补阴以除虚热,阳虚的虚寒证当温阳以祛寒。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胃功能正常是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保障。然而,小儿脾常不足,许多疾病与脾胃有关。因此,小儿药膳食疗,抓住脾胃这一关键最为重要。需要提醒的是,万万不可过用寒凉之品损伤脾胃。

  食疗推荐

  针对幼儿夏季经常出现的厌食、腹泻等症状,推荐几个好用的食疗方。当然也适用于大人。

  山药内金粥

  原料:山药20g,鸡内金10g,小米或大米50g。

  制法:将山药、鸡内金研成细末,然后米共熬煮成粥。

  用法:吃粥,每天1~2次,服用5天。

  适应证:饮食减少,腹胀,舌头上有白厚苔。

  莲子猪肚汤

  原料:莲子20g,猪肚1个,红枣10g,党参10g。

  制法:将猪肚洗净切块,莲子去心,用水泡发,红枣洗净去核,与党参一起放入砂锅,加适量冷开水,用武火烧开后,转文火熬煮2小时,加盐调味。

  用法:喝汤吃肉,每天1~2次,服用5天。

  适应证:长期胃口不好,形体消瘦,大便不成形,舌色淡。

  太子参淮山糊

  原料:太子参30g,山药120g,芡实120g,莲子(去心)120g。

  制法:将太子参、芡实、山药、莲子洗净焙于,打成细面备用,每次20~30g,加温开水适量调成糊状,再用少许白糖调味。

  用法:吃糊,每天1~2次,服1~2周。

  适应证:久泻,便溏色淡,体弱乏力,舌淡,苔薄白。

  茯苓紫苏粥

  原料:紫苏叶10g,茯苓109,粳米50g,生姜3片,大枣3枚。

  制法:先将粳米、茯苓煮粥,粥将熟时加入苏叶、生姜、大枣。

  用法:每日1~3次,趁热服用。

  适应证:大便清稀夹泡沫,臭味轻,肠鸣腹痛。

  穴位敷贴

  对于小儿的夏季出现的腹泻、厌食、荨麻疹等常见疾病除了食疗、小儿推拿,还可以选择穴位贴敷,穴位敷贴疗法是以经络学说为依据,该疗法应用广泛,可治疗内、儿、妇科等疾病,具有药物直达病所、取效快、疗效肯定、毒副作用少的优点。与传统给药方式相比,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及肠胃灭活,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穴位敷贴这一中医外治法有大家普遍知晓的三伏天灸、三九天灸,还有节气灸、日常天灸(文章底部附有日常天灸时间),家长们可以根据时间给孩子的健康做好“预防针”;

  另外,还有各对应病症治疗的穴位敷贴产品,比如曼吉腹泻贴、曼吉咳嗽贴等。

  幼儿饮食注意事项

  1.忌肥甘油腻之品。

  2.忌过食冷饮。

  3.忌甜食。

  4.忌乱用补品。一些家长缺乏喂养知识,盲目增加一些滋补食品,会影响孩子的脾胃运化功能,损伤脾胃。

  5.忌饭前食用过多零食、饮料。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