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儿童急救 > 做为妈妈可能不知道,你对宝宝生病的态度才是疗愈的良药!

做为妈妈可能不知道,你对宝宝生病的态度才是疗愈的良药!

2017-05-29 来源:月亮之家小儿健康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最近我去参加了为期四天的高校萨提亚心理教师培训课程,这不是我第一次感受与学习萨提亚,我投入了很多时间与精力去学习心理学。

  做为妈妈可能不知道,你对宝宝生病的态度才是疗愈的良药!

  最近我去参加了为期四天的高校萨提亚心理教师培训课程,这不是我第一次感受与学习萨提亚,我投入了很多时间与精力去学习心理学,来帮助我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儿童健康工作者----不仅提供安全的身体干预方式,也为孩子的成长带来心理上的支持。(当然,当我体验式的浸入到我喜欢的课程中,最大的受益是我自己)

  这次课程也不例外的有非常大的收获,随着我对生命认识的更为深入,也促动着我更深入的体会病痛,通过了解病痛,我似乎听到来自身体的呼唤,那是在孩子生病时特有一种交流。

  本文的议题是由我儿子生病所引发的。这次课程是在长春进行的,所以我可以在课程期间回家里住宿。在课程进行到第二天的晚上时,也就是周五,我的儿子发生了呕吐,最初呕吐物为未消化的食物,因为他刚刚吃过晚饭,接下来又反复呕吐好几次,基本都是水液状呕吐物。他的整体状态良好,只是呕吐之前稍有不适,吐过之后还能生龙活虎的玩。

  我对孩子生病的态度是:认为疾病是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从来都愿意让孩子经历这样过程,并会帮助他体验身体的感受。同时,我会给他做小儿推拿,特别在他小的时侯,我会用推拿缓解他的不适,给他身体支持,在他渐渐长大以后,当我相信并看到他的身体已经具备旺盛的生命力时,我对他身体的干预也逐渐减少,小儿推拿的应用也在减少。认识我的妈妈们都知道,我儿子从来没有吃过治疗的药物,没有因为生病去过医院,更别说打针了。

  可是,爸爸对疾病会有一些不同的想法:之前他刚好非常头痛我儿子好奇他自己的大鼻涕并会吃掉它,这时他意识到一个宝贵的批评教育的时机来了。

  于是就有了场景一:在我儿子吐过之后,看似状态良好的时侯,他走到儿子面前说:“你知道你为什么会吐吗?是因为你不注意卫生,你看我告诉你很多次,不能吃不卫生的食物,你都不听我的话,现在怎么样,你肚子疼了吧,你还吐了吧!”

  这样的场景,这样的对话,我想大家都很熟悉,可能不久前还发生在你家里。

  这时的家长所说的话,确定孩子是没有什么可以争辩的,因为事实摆在这里,家长用一种必胜的态度来对孩子说教。我相信家长这时心里会骄傲的想:这下看到你的错了吧!看你改不改!

  那么,问题是,这样的对话对于孩子而言真的可以起到纠正行为的作用吗?孩子真的会从你的话中看到自己的错误而改变行为吗?

  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当然这是几种推断:

  1.从孩子的体验来看:爸爸说不让我吃大鼻涕,或者别的什么,而我没有听话,从而导致了我现在很难受,看来,我身体的难受是对我不听话的一种惩罚。

  2.从孩子的感受来看:我现在这么不舒服,我好像真的病了,但爸爸说我不听他的话,他一点也不关心我,他更关心我是不是能听他的。

  3.从孩子的需要来看:我生病了,我想要你们抱着我,可你还跟我说,这个病是我的错,我想你们根本不爱我。

  4........(此处省略可能的一百种感受)

  在这个时侯,爸爸的眼中有没有孩子呢?或者说,爸爸所关注的是自己的宝贝,还是更关注宝贝的行为呢?爸爸是基于什么样的期待在说这样的一番话,决定了爸爸是否能和宝贝的渴望联接上。(这是留给妈妈们的一个思考题)

  现在进入到场景二:

  在我儿子连续呕吐了三次,并且看起来情况没有好转时,爸爸的态度开始转变了!

  他开始问我这个医生妈妈:要不要给他吃点什么药?然后一次又一次的问我儿子,你现在肚子疼吗?现在想喝水吗?要吃点东西吗?也不停的摸我儿子的额头,看看他是不是发热了......

  这个时侯爸爸发生了什么?他由之前的批评指正转化成了担忧。这时侯爸爸担心孩子的病情,晚上持续呕吐会影响大家的休息,孩子难受的大哭会影响邻居的休息,明天去不了幼儿园还得找爷爷奶奶陪孩子,以及更担心孩子症状会加重,会不会发烧,会不会变成肠炎,会不会烧出肺炎,会不会得了什么不治之症(此处省略一百字左右)。

  这个场景妈妈应该很熟悉?当你的宝宝生病时,你所上演的内心戏会很丰富,除了担心孩子病情的发展,还有很多的自责:我今天不给他吃冰淇淋就好了,我今天多陪陪他就好了......以及很多的埋怨:他爸爸一点也不关心孩子,孩子都这样了他还在外面吃饭;他奶奶一点也不会带孩子,给吃这么多东西.......

  如果场景你很熟悉,隔着屏幕就感受到孩子生病时你心里的那份煎熬。那么,当妈妈或爸爸处于焦虑时,你的孩子感受到了什么呢?

  1.从孩子的体验来看:我妈妈那么紧张我,我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我一定是得了很严重的病,连妈妈都帮不了我。

  2.从孩子的感受来看:当妈妈看着我的时侯,我在她的眼中看不到关心,我看到是担忧的眼神,我感觉妈妈很无助,我感觉爸爸妈妈因为我生病而争吵了,这些都是我的错,是我的病让妈妈变得这么痛苦。

  3.从孩子的需要来看:我很难受,我想让妈妈抱抱我,可是妈妈让我吃难吃的药,我不想吃,妈妈让我离开家去医院打针,我很怕疼。此时我看到妈妈在哭,我伤了她的心,我真糟糕。

  孩子在此时并没有被妈妈或爸爸看到,妈妈或爸爸过多的关注于孩子的疾病,而失去了和孩子的联结。

  我想此时有些妈妈会说,哪有你说的这么严重?我批评教育孩子的行为有错吗?我担心孩子的病有错吗?

  现在,妈妈或爸爸你可以闭上眼睛,回想你小时侯一次生病的经历,看看那个时侯你妈妈的表情,再看看小时侯的你,你经历了什么呢?也许你可以找到我上边所描述的心情,那时你作为一个孩子所体验着的焦燥不安,现在也发生在你的孩子身上。

  带着这些不安的情绪,你的孩子很孤独的感受着疾病,往往他就会有一个选择----隔离掉身体的痛苦也隔离掉情绪的不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往往有选择的不再关注自己的身体,否定身体发生的不适,漠视身体发出的信号。而当我们开始走在自我成长的路上,就要花很多的时间来学习再次和自己的身体联接,这往往是一个通往智慧之路。

  所以,想想在你小时侯生病时,你最想要得到拥抱的那种品质,然后给自己三次深深的呼吸,静静的安祥的当下的给孩子一个长长的拥抱,可以没有语言,只是在当下,放下担心,放下说教,就是用你的身体告诉孩子你和他在一起。

  然后,你会发觉疾病没有那么重要了,一份生命力注入到了孩子的身体。

  带着一份对你的宝贝生命的祝福,重新去看看这个疾病,听听身体想告诉妈妈一些什么讯息,全心的观察孩子,相信你的直觉,此时,做为妈妈的天性会帮助到你选择如何帮助你的孩子!

  ps:我抱着我儿子,在他吐完之后,我深深的呼吸,看着他的眼睛,缓缓对他说:“你现在身体不舒服,这是你的身体在和你说话,生病不是你的错,不是任何人的错,现在你愿意听听身体的声音吗?我儿子睁大眼睛看着我,很吃惊的样子?然后,点点头,问到:妈妈,那你能帮我做做小按摩吗?(之前他是拒绝让我给做推拿,我想因为他一直感觉生病是一种惩罚而治疗是更大的惩罚,当这个惩罚的咒语解除了,他更愿意和身体合作)我笑了,说当然愿意!于是做了十分钟的推拿,他真的没有再呕吐。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