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宝宝最好的食物!
母乳可提供优质、全面、充足和结构适宜的营养素,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基于任何其他食物的喂养方式都不能与母乳喂养相媲美。坚持母乳喂养对母婴的健康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母乳喂养可以保障婴儿健康成长、预防感染性疾病,可以降低成年期的慢性疾病风险,也可以降低过敏性疾病的风险。母乳喂养妈妈可以预防乳腺癌、卵巢癌等疾病。
一、母乳的成分
1、母乳蛋白质虽然比牛奶少,但母乳蛋白质质量优于牛奶。母乳所含乳清蛋白多于酪蛋白,在胃内形成的凝块细小柔软,适合婴儿消化吸收,且乳清蛋白成分也和牛奶不一样,母乳含大量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和溶菌酶蛋白,具有抗微生物作用。母乳蛋白质的氨基酸构成比牛奶更适合婴儿需要。
2、母乳脂肪含量虽然和牛奶差不多,但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比较丰富,还含有卵磷脂、鞘磷脂、以及牛磺酸等等,对小婴儿脑发育十分重要。母乳中的脂肪在胃内形成的脂肪球比较细小,利于消化吸收。母乳还含有乳脂酶,有利于脂肪消化吸收,尤其有利于缺乏胰酯酶的新生儿和早产儿对脂肪的消化吸收;
3、母乳中乳糖含量比牛奶高,全部溶解于乳汁,易于吸收,而且以ɑ型乳糖为主,可促进肠道内乳酸杆菌生长,比较少发生低钙血症;
4、含微量元素锌、铜、碘比较多,尤其以初乳含量高,对生长发育十分有利。人奶和牛奶含铁都少,但人奶铁吸收率高(50%)于牛奶(10%)5倍,所以,不易发生贫血;
5、母乳中钙磷比例(2:1)适宜,钙吸收率高于牛奶,较少发生低血钙;
6、母乳维生素A、C、E含量都高于牛奶,哺乳妈妈如果营养充足,膳食平衡,乳汁中维生素多能满足婴儿需要。母乳中维生素D少,宝宝出生后几天就应该添加维生素D制剂。母乳维生素K也不足,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宝宝生后即肌注维生素K以预防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
7、母乳缓冲力小,对胃酸中和作用小,有助于消化吸收。
二、母乳喂养不易引起过敏
牛奶蛋白质、羊奶蛋白质和我们人类的蛋白质不一样,都是异种蛋白质,经过功能较差的小婴儿肠粘膜被吸收,可以成为过敏原,引起肠道少量出血、婴儿湿疹等过敏症状,而母乳中的蛋白质是人体蛋白质,不易引起过敏。
三、母乳所含蛋白质和矿物质与肾脏功能相适应
母乳蛋白质含量比牛奶低,矿物盐总量也低,所以对肾脏负担比牛奶轻,适合小婴儿肾功能不完善的状况。
四、母乳增强婴儿抗病能力
人奶含有大量具有活性的免疫因子,这是其他食物所不具备的,比如母乳含有较多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尤其以SIgA为多,初乳中最多,可保护肠粘膜和呼吸道粘膜免受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侵犯。母乳中还含有具有活性的免疫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可以吞噬和杀死病原体。还含有活性溶菌酶,也可消灭病原体,并激活补体等免疫因子,促进免疫功能。母乳含乳铁蛋白较多,多呈铁不饱和状态,有较强的抗感染作用。乳糖可使肠液变酸,促进乳酸杆菌生长,抑制大肠杆菌生长,减少感染;所含的低聚糖也可阻止肠道细菌粘附于肠粘膜上而避免感染。所以母乳喂养宝宝患呼吸道感染和感染性腹泻都极少。
五、母乳经济方便质优
母乳直接喂哺,不需要消毒,既方便又经济,母乳几乎无菌,直接哺喂不易污染,其温度适宜,随时可喂,母乳量又随婴儿哺乳次数即吸吮强度而增减,自然调节,是婴儿优良的天然绿色食物。母乳喂养不易过量,所以较少发生婴儿肥胖症。
六、母乳喂养增进母子感情
母乳喂养不仅满足宝宝营养需要,还促进了母子感情,给予宝宝精神食粮。喂奶过程中,妈妈与宝宝不仅有身体的密切接触,还有语言和面部表情的互动,感情与日俱增,满足双方的心理需求,产生母婴间依恋情结,大大有利于宝宝的心理发育。
七、对哺乳妈妈的好处
有利于妈妈产后康复,宝宝吸吮乳房可促进妈妈分泌雌激素,加强子宫收缩,使之早日复常,又可防止产后子宫出血。哺乳妈妈月经复朝推迟,可能起一定节育作用,但很不可靠。母乳喂养的妈妈也较少发生乳腺癌、卵巢癌等疾病。
八、母乳喂养的禁忌症
母乳喂养优点甚多,健康妈妈绝大多数能顺利而成功地喂哺自己的孩子,母乳喂养率能够达到80%以上,尤其对于4~6个月的孩子。极个别由于妈妈或宝宝的情况不能进行母乳喂养,禁忌症仅限于以下几种:
1、母亲患活动性结核病、重症心脏病或肾脏病、糖尿病或癌症或身体过于虚弱,以及母患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用药者;
2、母亲患急性传染病或败血症;
3、乳头皲裂、乳房脓肿时,暂停喂哺,按时(每2~3小时一次)将奶挤出,病愈后继续母乳喂养;
4、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的宝宝或患唇裂、腭裂等先天性疾病,喂母乳确实有困难时,可以将母乳挤出,用滴管哺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