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还要打吗?
3月18日,腾讯新闻报道“山东警方破获了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案,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18个省市”,这一新闻一经报道,迅速在全国发孝,各种媒体上发表了很多关于疫苗的文章,家长忐忑不安,担心以前所打疫苗是不是安全,以后要打的疫苗是不是安全可靠。腾讯新闻出来的当天晚上就有家长给我发微信,问我们的疫苗冷链管理怎样,我解释了半天她才放下心来。随后的几天各个与疫苗有关的单位,从疾控中心到接种单位,纷纷发表声明,声明自己的疫苗安全可靠,可以放心使用。这些似乎仍然不能让家长放下心来,家长仍然要问我们的疫苗还要打吗?我们的疫苗安全可靠吗?打了会有什么后果?不打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等等,这里我就近期家长最关注的问题回答大家,希望有所帮助。
1、接种未经冷藏的疫苗会有什么样的危害?
从既往的文献和经验判断,这些未冷藏疫苗几乎不太可能会直接造成接种者出现中毒反应。世卫组织也重申,接种过期或不当储存的疫苗应当不会产生任何额外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
由于疫苗是富含蛋白质的生物制品,必须在一定的低温环境中保存,否则将失去应有的效力,没有冷藏的疫苗尽管不会造成直接危害,但是间接危害还是有的:
①、无效接种:在不合适的保存条件下,疫苗中的抗原成分失去活性,接种之后无法激活免疫反应,产生保护性抗体,当人体再次遇到相应的病原体时,机体无法得到应有的保护而患病。通俗地說就是,疫苗打了等于没打。
②、因为无效接种而有患传染性疾病的风险:接种无效疫苗的后果与疫苗种类有关。比如,如果接种的是失效的水痘疫苗,不幸后来又感染上了水痘,孩子会有发热、出疹,绝大多数可以自愈,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如果接种了无效的狂犬病疫苗,又被感染了狂犬病毒,后果就很严重,会危及生命。
③、引起传染性疾病流行:如果大多数人在一种或多种疾病的预防接种上是无效的,就无法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那就增加了传染性疾病大规模爆发或者流行的风险。
2、如果孩子接种了无效疫苗,需要补种吗?
一般情况下,接种过期或不当处理的疫苗以后,人体对疫苗所预防的疾病可能不产生保护性抗体,对该种疾病没有抵抗力,因此应该重新接种疫苗。重新接种疫苗是安全的,大家要耐心等待,调查结果出来以后,拿孩子预防接种本所记录的疫苗批号和问题疫苗的批号进行核对,如果确实接种了问题疫苗,到当地医院抽血检查相应的抗体情况,如果没有抗体,则需要补种相应的疫苗。
3、疫苗有那么多问题,还要给孩子打疫苗吗?
答案是肯定的。我国孩子与全球其他孩子一样,需要疫苗的保护,避免感染疫苗可以预防的疾病。我国免疫规划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免于12种传染性疾病的感染。除极少数孩子因医学原因无法接种疫苗之外,所有孩子都应该根据常规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保护孩子避免感染疫苗可预防疾病的最安全的途径。
仅就乙肝来说,近三年来,北京市已经没有20岁以下急性乙肝病例报告了,这充分说明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任何东西进入人体都可能出现不良反应,食物都有可能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更不要说疫苗了,但是不良反应的发生只是小概率事件,对于广大的孩子来说,福远远大于祸,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国际上已经有了血的教训。
1974年,英国有报道称接种白百破疫苗后发生36起严重神经系统反应。电视新闻持续报道此事,公众丧失信心,导致接种工作中断,接种率从81%大幅度下降到31%,随着疫苗接种率的下滑,发病率从之前的1/10万上升至100~200/10万,从而形成了百日咳的疫情。
日本在同一时期也因为媒体报导白百破疫苗的不良反应而发生了与英国几乎完全相同的一幕:白百破疫苗接种率从1974年的80%下降至1976年的10%;1979年百日咳疫情流行,出现1.3万余病例,41人死亡的后果。
再举个大家身边的例子,大家都知道手足口病吧,手足口病是为数不多的还没有疫苗(手足口病疫苗EV71将于近期上市)可以预防的传染性疾病,每年成千上万的孩子感染手足口病,重症者致残,甚至导致死亡。如果手足口病有疫苗预防的话,相信绝大多数感染可以避免,致残致死的悲剧也可以避免了。所以,各位父母家长,不要恐慌,预防接种还是要继续的,不要让自己的孩子暴露于感染疾病的危险中,到有预防接种资质的接种单位进行接种还是安全可靠的。
4、如何确保孩子安全接种疫苗?
①、一定要到正规的接种门诊打疫苗:所谓正规就是当地政府特别是卫生行政部门发有接种资质的,这样既能保证疫苗的来源渠道正规,也能保证疫苗的储存、运输都合乎要求,这是很关键的一点。
北京的,查找孩子的接种单位是否在全市正规预防接种门诊名录中,如果在名录中,说明是正规的预防接种单位,可以选择,如果不在名录中则需要更换接种单位了。
②、确保接种医生有预防接种资质:这个需要接种单位来把关,通常情况下,有资质的预防接种单位的医生护士药剂师每两年接受疾控中心培训一次,具有接种资质。
③、给孩子打疫苗之前一定要向接种医生如实告知孩子的健康状况:比如孩子是否在发烧,是否在用药,以及过敏史等等,以便于医生判断孩子是否适合打疫苗,以确保安全接种。